■本报记者宋仪凯
4月8日至10日,济宁市有关部门组织进行了一季度大项目建设现场观摩活动。两天半的时间,与会人员行程1200多公里,共观摩了52个项目,足迹遍布济宁各个县市区。每到一个项目现场,与会人员都认真听,仔细看,热烈讨论,互相比较,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观摩看亮点、找差距、鼓干劲。大家强烈地感受到,济宁市开展“大项目突破年”活动以来,大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质量效益逐步提高,每个县市区都不断有新的大项目落地建设,重大项目已成为引领经济转型发展的强劲动力。
现场观摩大项目建设济宁市已组织过多次,但此次的观摩还是让与会人员感到眼前一亮。山东天成万丰精细化工园项目总投资达到了75亿元,引进了目前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和高端设备,项目全面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利税40亿元。规模投资进一步促进了各县市区产业集聚发展和特色发展,兖州重大装备制造、泗水食品产业、汶上服装加工等项目凸显了近年来的产业发展成果。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济宁市各级各部门强力推进大项目建设,创造了“济宁速度”。2014年集中开工的22个项目已有14个项目实现部分投产或试生产,这些项目将很快形成济宁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与会人员普遍感到的另一特点是项目产业层次高。52个项目中,美尔佳长纤维复合材料等1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31%;祥通高强度矿用阻燃输送带等22个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项目占42%。项目的高科技含量也被与会人员称赞,齐鲁工程装备大型锻件加工生产线项目,引进奥地利大型公司先进设备,产品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部分产品可替代进口。
各县市区为了推动大项目建设,结合本地实际,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性举措。汶上县创新发展工业地产招商模式,在破解企业土地制约瓶颈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已成功运作浙商机械产业园、纺织服装产业园。金乡县持续打造园区平台,坚持把园区作为招商引资和推进产业升级的主战场,以园区集聚的新优势打造吸引高端大项目入驻、催生产业集群发展的优越平台。
人勤春来早,奋蹄赶秋实。如今,一个又一个大项目像雨后春笋般在济宁这片古老而肥沃的土地上拔节生长。它们承载着济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是济宁市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坚实足迹,更见证了济宁人民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激情与努力。积跬步行千里,试看秋来到,硕果应盈枝。
新闻推荐
本报济宁讯(记者孙逊通讯员张本印高芳芳)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七一”期间,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纷纷开展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
金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