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蒜都金乡,每天都有这样一群人活跃在我们身边:他们走进社区,走上街头,广泛开展文明劝导、义务问诊、法律咨询、科普服务、无偿献血、争当活雷锋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服务活动,无论是光荣院的风烛老人,还是困难家庭的留守儿童,都感受过他们的温情。
在鸡黍镇焦杭村留守儿童活动站,每逢放学或周末,留守儿童就会到这里写作业、上网、看课外书,有“爱心妈妈”给他们辅导功课、讲故事、谈心。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孩子们在这里充分体会到家庭的温暖。
为多途径开展关爱活动,金乡成立了“爱心妈妈”巾帼志愿者服务队,招募“爱心妈妈”志愿者350多名,与留守儿童结成“爱心帮扶对子”248对。每过一段时间,“爱心妈妈”就会来到结对子的孩子身边,送温暖、送爱心。“现在没人说风凉话了。”金乡县巾帼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周凌雁感叹。她多年前就学雷锋义务扫街,有时风言风语令人心寒:“就她能,想出风头。”金乡县精神文明志愿者协会成立后,周凌雁有了组织,干得更来劲了。
金乡县志愿服务起步比较早,但以前组织化程度低,县直十几个部门都有志愿服务组织,但“各有各的孩儿,各站各的台儿”。民间志愿组织数量庞大,服务形式却似“游击队”,做社会公益事业很难聚点拢面成规模。“志愿服务组织要大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推动。”金乡县文明办主任赵磊介绍,金乡县于2014年建立和完善了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志愿服务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指导成立了金乡县志愿者协会、各类学雷锋志愿服务队103个,建立镇街学雷锋志愿服务站13个、社区志愿服务站36个、商场、医院等公共场所设立便民利民志愿服务站点60余个,全县登记注册志愿者达到15134人。
如清风吹过湖面,漾起阵阵涟漪。数不清的志愿服务者、“草根雷锋”把爱心散播邻里乡亲,激起更多爱的奉献。金乡县莎岭社区的“邻里互助”志愿服务活动搞得有声有色。65岁的老党员张德元,坚持常年为困难居民、孤寡老人义务理发,受益者李圣佳也成为志愿者,为8户居民义务改造供暖管线。从维护治安的“治安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到“乐善义工”,帮扶模式各具特色,百花齐放。“推动志愿服务组织化发展,重心在社区,难点则在农村。”赵磊认为,就如农民致富要找能人一样,发展农村志愿者组织也要发现“能人”。金乡县高河街道郭洼村的“痴狂”修路人郭长顺似一颗火种,燃起了全县农民志愿服务的热情。“我们村自从成立了公益服务队,村里的环境卫生、村容村貌、社会治安、邻里关系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谈起村里的公益服务队,鱼山街道孔楼村的村民们赞不绝口。这支去年12月份成立的村民公益服务队,目前自愿申请加入人数已达54人,公益服务的范围包括村内环境整治、植绿护绿、便民利民、助老扶弱、矛盾调解、治安巡逻及临时性、突发性任务如救灾、紧急救援等。
如今,金乡县已有200多个村开展了公益服务活动,各村的志愿者有增无减。王丕街道苇子元村党支部书记王成民说,“以前村里每年整治环境得花3万多元,不仅费用高,持续时间短。现在不但没有乱丢垃圾的现象,邻里之间还会互帮互助清理门口的废弃物,形成了良好的村风。”
新闻推荐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纪宣)2015年7月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时代先锋:陈新宁——让每起案件都经得起检验》为题,用较大篇幅播发了济宁市金乡县纪...
金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