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孙丹青
第一家具有外资背景的投资公司成功落户济宁、省内第一家金融促进会在济成立、与济宁银行签订协议成立省内第一家科技银行、连续两年获得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称号……这一个个“第一”与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辛勤努力密不可分,虽然该中心只有9名工作人员,但他们成绩斐然。用员工李奉国的话说就是:“生产力促进中心,生产力就是很强大”。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高新区的市科技局,对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这个9人制的“男人帮”进行了采访。
一群“工作狂”:我们是忙并快乐着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中心的每个人都处在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作为中心老大哥的田志昂,是个名副其实的工作狂,朋友们打电话约他吃饭,他总说没时间。驾驶员小刘劝他,工作要分轻重缓急,按部就班地做。可是田志昂却说,每天面对一大堆协议,他也不知道先干哪一样好,因为在他看来,协议里的每个字、每项条款都要认真阅读,通常一份协议,光网上的邮件来往就有50封,大部分邮件只能趁晚上的空闲时间阅读。
田志昂告诉记者,在常人眼里,他们经常出差,肯定有许多时间免费游玩,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有一次在海南某宾馆内,他们开会开到凌晨两点多,其余时间就是坐大巴车往返在会场和宾馆之间,以至于有同事开玩笑说,“来趟海南,没见着海南长什么样”。因为空余时间不重叠,他们9人至今没有一起外出过。现在临近年底,年终总结、重大项目的落地等工作一项接一项,丝毫没有喘息的机会,“真的希望明年可以一起出去玩一下,放松心情。”张磊说。
田志昂笑着告诉记者,现在这些小弟们工作都很卖力,不为挣加班费,不为讨领导欢喜,他们觉得任劳任怨是应该的。而且同事之间一起相处近13年了,现在都是以哥们相称,在这位老大哥眼里,他们这个9人制“男人帮”是一个非常和谐的团队。
员工李奉国说,虽然工作压力大,但是大家的心情是愉悦的,没有因为加班而有半点抱怨。由于园区的物业、科技孵化器管理与服务、项目的对接、会议接待等工作,需要9个人齐心协力。李奉国谈到工作状态,笑着说:“生产力促进中心,生产力就是很强大。”
如今,生产力促进中心顺利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成功设立济宁市“百名人才”创业园及创业基金,为“百名人才”学员入园创业提供支持和服务,截至2011年,已为20余家初创期的小企业提供项目周转金300万元,提供贷款贴息496万元。他们还积极参与鲁南工程技术研究院筹建工作,引进中科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山东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院所设立分支机构,引进多名博士带领的创新创业团队等高层次人才来济宁创业。
9人制“男人帮”:忙工作无暇顾家人
员工张磊说,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男人们基本没有周六,泡在工作里的时间过长,经常引起家人的不满。他女儿3岁,因为发烧挂吊瓶已经6天,他也无法按时回家照顾,临近年底经常加班到夜里11点,张磊指着嘴上的泡说,“你看,上火上的”。
据了解,今年6月份,田志昂的母亲腿部骨折,卧床不能动,老母亲最想见的就是这个最小的儿子,天天等着盼着他能够伺候自己,可当时田志昂正和济宁卡松科技公司谈合作事宜,根本没有时间回家尽孝。为了工作,他只能将照顾母亲的重任交给哥哥、姐姐。有一次,田志昂正与家人通电话,张磊听到了田妈妈摔伤的事。田志昂知道后告诉张磊,让他千万不要声张,“省得麻烦”,可是看着多年的哥们想回家却回不得,张磊有些不忍心,瞒着老大去家里看了一眼田妈妈。
田志昂说,正在济宁一中读高三的儿子,有一次非得让他去参加家长会,走到学校却找不到儿子所在的班级,只得打电话再问,儿子对此感觉既生气又好笑。田志昂说,现在家人已经习惯了他整天加班的工作状态,以前都是不回家的时候打电话告诉家人,现在是回家吃饭才打电话。
采访快结束时,张磊还饶有兴致地聊起了他和田志昂俩人参加党校研究生考试的趣事。张磊说,去年6月23日至25日,第十届中国专利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在曲阜孔子文化会展中心举办,作为布展组的核心人员,田志昂带领同事不分昼夜地花费近半年时间来布置这次展会,压根忘了要考试的事。6月17日,就在考试的前一天,张磊给田志昂打电话,催他赶紧回来准备明天的考试。田志昂说,虽然及时参加了考试,但因为工作繁忙没有复习,他的第一次考研宣告失败。今年田志昂又报了名,但是考试当天,他压根儿就没能去考试,而是在与企业谈合作了。
新闻推荐
据史载,济宁清真寺最多时曾达9座,包括7座男寺和2座女寺,清真寺是一座庞大的伊斯兰教寺庙建筑群,两座清真寺各以其所在方位命名。现在大家所能看到的,仅仅是其中...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