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朕葳
4月4日是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这一天,人们要祭祖、扫墓,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之情。那么济宁有没有与清明节有关的民间传说呢?带着这个疑问,记者采访了济宁市文联副主席、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汪林。汪林告诉记者,在济宁流传着发生在1157年的民间传说,讲的就是清明节放假源起济宁的故事。
记者:汪主席您好,作为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您是研究民间故事的专家,您能谈谈咱们济宁与清明节有哪些渊源吗?
汪林:咱们济宁这片富有文化底蕴的土地上,自古就不缺少各方面的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清明节和咱们济宁有关的故事,我这还真有一个。
记者:能讲一下吗?
汪林:当然可以。自2008年起,清明节与端午节、中秋节一样成为国家法定假日后,也成了一年中重要的“小长假”。据古籍记载,唐代首次将清明节列入国家法定假日,济宁流传着一个民间传说,则是说清明节放假源起济宁。
记者:源于济宁?
汪林:是的。传说金朝天德8年济宁建州后,济宁的第一任州官非常熟知济宁的风土人情,特别是对济宁的孝文化深有了解,经常教育下属官员要以孝为重。有一年清明节前后,这名州官傍晚登上城楼,远眺晚霞的余辉点缀着春天的田野,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盛开的桃花姹紫嫣红,油菜花金黄一片。可就在这名州官欣赏美景时,城墙外一位盘腿坐在一座生满野草坟头上的老太太引起了他的注意。一连三天,州官都见到这个老太太坐在坟上遥望着远方。
这个州官也很好奇,就在清明节这天傍晚,这名老太太突然不见了,州官更觉得这事蹊跷。他便走到城外,询问了附近的一个老汉,老汉告诉他:“20多年前,一位女子逃荒到此,因冻饿而死,当时我捐了块席片,把这一女子埋葬在这里。后来,每到清明节夜间都听到隐隐约约的哭声,可能是在盼望她的孩子们来看望她吧。”
州官听了,心中不免一阵酸楚,他若有所思的说,道德之首孝为先,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第二年清明节期间,州官便传令下属,清明节放假3天,各自回家祭祖以尽孝心。州府内外官员杂役无不称快。从此,济宁州清明节放假3天的习俗开始延续起来,后来,周边州府也纷纷效仿,乃至传遍全国。
记者:一个假期竟有这样的故事,真是又增长了知识,谢谢你汪主席。
汪林:不客气。
汪林在办公室内
新闻推荐
由中国妇产科医院联盟联合济宁红房子医院发起的“健康女人节38元查妇科”女性健康保障工程在济宁红房子医院完美落幕。此次活动,旨在向所有女性阐述“早发现,早诊断,早...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