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记者李朕葳实习生张婵
“我是一名刚刚在扬州学习归来的修脚师,学习期间,我受到了当地免费为老人修脚的启发,也想在济宁为老人们免费修脚,贵报能不能帮我联系一下养老院或者老人集中地呢?请你们放心,我能坚持下来!”近日,家住市区的夏先生拨通了本报热线电话2210000向记者说出了他准备为老人免费修脚的设想。
这样的好事真不孬
昨日,当记者来到市区的一家养老院4楼时,满头大汗的夏先生正在将一位老先生的右脚从洗脚盆中捞出。“大爷你感觉到疼的时候叫我一声。”随后,夏先生拿出了自己带来的修脚刀,为老人仔细的修脚。
在为老先生修完脚后,夏先生这才看到在一旁等候多时的记者。“不好意思,刚才没有注意到,前几天给贵报打完电话后,我自己联系到了这里,已经干了3天了,这里的老人对我都比较满意。”在与记者交谈时,刚刚修完脚的老先生,拿出了两罐饮料,硬要塞给夏先生,夏先生拗不过老人,将饮料放在一旁的桌子上。“楼下的几位老人都准备好了,老师你啥时候能下来?”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在一旁提醒着夏先生,夏先生歉意地一笑,来到了楼下。“平时,我一个星期为妈妈修一次脚,可咱们没有专业工具而且技术也不达标,弄不好就会伤到老人的脚,这位师傅要能长期帮助我妈妈修下脚就好了,这样的好事真不孬。”85岁张奶奶的女儿高兴地告诉记者。“放心吧,我能坚持。老人一个月修一次脚是最好的,大姐你放心吧。”当夏师傅将老人的“灰指甲”修好后,老人看着自己的指甲变漂亮了,竖起了大拇指,连说“真不孬”。
人家能行咱也不差
据夏先生介绍,他一直从事推拿、按摩行业,2012年年初,受到了自己按摩、推拿老师孟祥坤的启发,到扬州师从全国特级修脚大师陆琴学习修脚手艺。“在扬州,当地很多的修脚机构都免费为老年人修脚,人家那里可以,为啥咱们济宁就不行呢。”当学成归来的夏先生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孟祥坤后,孟老师当即对夏先生的想法表示了支持。
正是因为孟老师的支持,夏先生这才鼓起勇气拨打了本报的热线电话向记者说出了他准备为老人们免费修脚的想法。
夏先生介绍说,他每天下午都要上班,平时能义务为老人修脚的时间,也仅仅只能在上午9点到11点的这两个小时里面。面对记者,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为老人服务是一种慈善事业,而贵报又是在济宁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报纸,我希望能通过贵报的影响力,号召更多的同行们,都加入到义务为老人修脚的团队中来。”
采访结束后,记者多次追问夏先生的名字,他始终不肯告诉记者。
新闻推荐
最近这段时间的天气不怎么样,又湿又热,折磨着人的神经和身体,工作的积极性自然会大打折扣。不过,有些事情总得需要去处理,我们《济宁晚报》那些年轻可爱的记者们自然不能“免...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