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记者周远摄影记者刘敦亚
《菩提·东行》9月21日至10月5日将在兖州兴隆文化园东区体验演艺区首开放映,昨天是该剧团首次在主场地菩提剧场进行实地排练。昨天上午11点,记者亲临现场,观看了现场的实地排练,并采访到了该剧目的主创团队负责人———兖州帅元文化策划旅游公司的总经理张桂荣。
演员昨日首次在主场地进行排练
上午11点左右,记者在兴隆文化园指挥部温相杰的指引下,来到了位于兖州兴隆文化园东区的菩提剧场,并见到了正在现场排演舞蹈的《菩提·东行》剧组的舞蹈演员们。
具体负责本次演出活动的张桂荣总经理告诉记者,《菩提·东行》的整个主创团队均来自于兖州帅元文化策划旅游公司,由梅帅元担任总策划兼艺术总监,张仁胜担任总导演及编剧。团队的其他主创成员包括:舞美设计:严文龙、毛砚;作曲、音乐总监:张骁;执行导演:肖畅;戏剧导演:郭雨;舞蹈编导:杜静怡、吴腾、贾磊;视频设计:陈磊;灯光设计:谢满雄;服装设计:秦文宝;道具设计:范磊;化妆设计:侯小蔚;制作人:张桂荣;执行制作人:曹向东、赵江;出品人:张玉华、董波;总监制:陈方、黄兴。“这是一个非常高水平的创作团队,因此整个项目的水准设置很高。”张桂荣很自豪地告诉记者。
与禅宗少林同出一脉的创作团队
记者在现场看到,很多演员站在有些倾斜的舞台之上,非常不适应。“这是大家第一次在主场地进行实地排练。”她告诉记者,整个演艺现场的舞台高度是18米,呈阶梯状向上盘旋式递进,舞台设计非常具有流线型美感。“整个演区共分10个部分,因为剧中有飞天的场景,因此第十演区,也就是整个建筑体的正面花瓣前被设置为飞天群专用演区。”张桂荣指着舞台的一部分告诉记者。
在采访中记者提到了少林寺的禅宗少林大型实景演出模式与该演出看上去很像,张桂荣立刻表示了赞同,“我们是由一个公司制作的嘛!”但她表示,虽然从格局上看着有些相似,但从内容上则是完全不同。“我们这个剧目是有故事的,整个演出形式比那个要丰富得多。”她告诉记者,禅宗少林大型实景演出主要以音乐的表现形式为主,让人全程感受着少林武僧们的精湛武艺,同时又将坐禅这种佛教放空,以提升自我的行为元素加入了整个演出之中。但《菩提·东行》则是以兴隆塔地宫出土的“安葬舍利纪事碑”记载内容为蓝本,讲述了宋朝时期高僧们携带佛教圣物东归一路上所遭遇的各种艰难、险阻以及在期间升华的各个灵魂。
剧本以故事形式体现佛教文化
张桂荣告诉记者,该剧目融合了舞蹈、戏曲等多种元素,其表现形式为了让人通俗易懂,将各种艰涩难懂的佛文教义都融汇在了一些很有创意的演出形式中,让观众能一看即明。整个剧本创作是以佛文化主题为蓝本,用一种舞台上能够表现出来的故事形式,让大家明白其实佛文化并不是什么迷信的东西,而是一种高深的哲学思想,让人学会坚定、诚信,学会放下、学会舍得。把这些或艰难、或费解的东西都通过这样一种形式诠释出来。
她以剧中的一幕解释了该剧中想要表达诚信的内容。在序幕中,小妮儿为了归还一颗南珠在杏树之下等了好久好久,即使天地震颤,岁月流逝,都未能改变她要将南珠归还主人的决心。因为这样一颗坚持的心,最终,她化为一颗舍利子盛于了晶瓶之中。在法藏手持晶瓶向东一路而行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舍利子凝结于他的晶瓶之中,据说,该剧目正是想以这样一种表现形式表达其对舍利子的形成构想,也是一种全新的对佛文化的认识。
在演出的最后,将会从整个舞台后方升起一座高18米的佛祖涅槃像,“跟最初从兴隆塔下出土的那个佛像完全一样,这是复原了当时佛祖舍利子自兴隆塔下出土时候的一幕。”张桂荣说。
形式和内容在全国尚属首次
“参与该剧目演出的演员共有300多人,可以说阵容非常庞大。”张桂荣告诉记者,像这样庞大阵容,又是这样的表现形式的剧目在全国演出还是首次。
参与本剧目演出的团队共有8个,其成员覆盖全国的6个省、市、自治区。演出者中的主要角色共21人,他们是来自于广西省话剧团、兖·剧团、兖州豫剧团以及广西隆安舞狮队的成员,分别饰演老僧、少女观众、法藏、小贩、小贩妻、商人、傻子、侍从、乐师、女艺人、小妮儿、老太太、商人妻、川北少女、小嫁娘、强盗头、小强盗、皇帝等。其他的演员没有具体的角色,这些演员来自于梁山艺校、四川绵阳艺术学院河南嵩山少林武校、张艺谋艺术学校。
其中,兖·剧团作为本地剧团的加盟、参与,为整个创作团队带来了本土特色的演出风格。兴隆文化园指挥部的温相杰介绍,兖·剧团是在2008年8月兖州出土佛舍利及随祀圣物后,契此因缘成立的国内第一个融合佛教修行的艺术剧团,“团里的成员都是从全省的各个名校之中招聘来的,人员素质都很高。”他说。该剧团目前是以观照自身的训练方式,发掘存在于生命个体的古老的力量是剧团的艺术宗旨,组建后的剧团以兖州国际文化艺术村为基地,以佛教文化主题为主打,并多次参加各种国际演出。
主创方称:这只是一个序幕而已
“设置本剧目的初衷,与兖州市建设兴隆文化园,并准备走出资源枯竭型城市向旅游城市转型这样一个意图密切相关。”在谈到剧本的创作初衷时,她告诉记者,兴隆塔因有佛舍利子出土而闻名佛教界,兖州又以兴隆塔为载体打造了融合佛教文化的兴隆文化园。《菩提·东行》作为一个融合了舞蹈、戏曲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综合大型室外佛文化主题演出剧目,用一种比较生动的、故事性的表现形式将佛教文化这样一个艰涩难懂的专有名词呈现给了世人。“这个演出是作为在兴隆文化园中各项以佛文化主题为创意的系列演出一个序幕来设置的,以后肯定还有更多以佛文化为主题各项演出陆续推出。”她告诉记者。
新闻链接:
“一园三区”的兖州兴隆文化园
据兖州兴隆文化园指挥部的温相杰介绍,兖州兴隆文化园是按照“一园三区”的总体布局规划建设的一处以佛教文化资源为基础,并集礼佛、演艺、禅修于一体,具有浓厚佛教文化色彩的旅游景区和文化交流基地。其西区为礼佛祈福区,由高118米的灵光宝殿、静心园、观音园、兴隆寺等组成。
其东区为体验演艺区,该演艺区将定期演出《菩提·东行》这一剧目。其室外演艺区远不及室内的大型佛教主题公园体验楼更加庞大,面积达8万平方米的室内体验场馆中,还将定期推出一些以放空为主题的禅定演出节目。合十塔身高99米高,与整个演艺、主题公园有机融合。
其南区为禅修休闲区,是通过对塌陷地生态治理,建设艺术村和度假村,最终使其成为中国独具特色的湿地禅修中心。“兴隆文化园总投资约30亿元,是兖州市国开齐鲁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山水盛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等单位,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共同出资建设的。”他告诉记者,2010年9月19日,兴隆文化园东西区同时开工建设,规划建筑面积21.4万平方米。2011年,兴隆文化园被省政府确定为重点建设项目,被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和省财政厅确定为全省文化产业重点园区,并被济宁市政府确定为旅游重点项目。其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形成泰山问道———曲阜拜孔———兖州礼佛的经典文化旅游线路,创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烈日下,小姑娘们练得仍很起劲
新闻推荐
■记者刘利莎近日,本报收到来自苏州大学2010级大学生陈梦的一封信,在信中她提到,自己参加了瑞基“行走中国”苏州大学2012年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实践队对“供应链金...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