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记者刘传伏通讯员胡安国刘敏
6月6日凌晨,一个中年男子悄悄来到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综合楼10楼。楼道内加床的病人和家属此时正在酣睡,该男子走到一处病床,顺手把病床上的笔记本电脑带走,迅速走向下楼电梯,准备逃窜。正当该男子以为就要得逞之际,埋伏在楼下的保安人员上前将其制服。经过保安人员数周监控、调查,潜伏在医院以病人和家属为盗窃对象的“惯偷”姜某终被抓获。而这一切要归功于济医附院织就的“天罗地网”,该院在全院已安装红外视频摄像头881处,医疗区域做到100%全覆盖,对院区16处重点部位实行24小时监控。作为全市创建“零发案医院”的一个缩影,济医附院的做法极具代表性。
按床位5%充实保安
据市卫生局医政科史科长告诉记者,自从今年3月份以来,市卫生局明确规定各医院加大人防力量建设,按照医院床位5%的比率充实保安巡逻力量,并制定科学的巡防方案,切实加强对挂号、划价、收费、急诊室和住院处等人员相对集中、治安案件易发部位的巡逻防控。济医附院保卫处副处长文忠华告诉记者,医院配齐了160名保安人员,并专门抽出30名年轻、精干的保安人员分三班对全院区进行24小时不间断划片巡逻。保卫处抽出专人配合中区公安局反扒大队组成便衣反扒队,对全院收款处、检验中心、电梯口等人流集中的部位进行重点巡逻,消防监控室实行双人24小时轮流值班,现在医院发案率从4月份的14起下降到6月份5起。据记者了解,“零发案”医院活动开展以来,通过市公安局可防性案件分色预警系统显示,较2011年同期可防性案件普遍呈下降趋势,今年1至5月份,全市医院“两抢一盗”案件较去年同期下降29.3%。
医疗纠纷禁“私了”,坚决打击“医闹”
医疗纠纷是产生案件的“温床”,为拉近医患关系,市卫生局要求各医院按照全程录音录像的要求,设立专门的医疗纠纷调处场所,配备专职人员,在医院醒目位置公布投诉电话,进一步畅通医患沟通渠道,健全医患纠纷处置体系,利用第三方调解机制,规范医患纠纷处理流程。市卫生局还要求各医院大力倡导医患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一旦出现医患纠纷,决不允许出现任何“私了”现象,必须依法、依规,按程序处理。同时针对在医院出现拉横幅、摆灵堂、烧纸钱等扰乱医院正常诊疗秩序的行为及侮辱、殴打医务人员、毁坏医疗设备等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今年1至5月份,全市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未出现由医患纠纷引起的影响恶劣医闹事件。
服务贴士:
医院人员混杂注意防盗
据济医附院保卫处副处长文忠华告诉记者,医院内人员混杂、流动性大。医生、护士夜间常打针、送药,病房一般不关门,即使深夜有人进房,病人也不会在意。而生病住院的人一般都带有现金、手机、手表等物品,这就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作案地点主要在挂号处、收费处、电梯里及输液室等人员密集的地方,作案目标通常锁定妇女、老人及戒备心较弱的人员。文处长提醒广大市民在医院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钱财和贵重物品。在医院排队挂号、缴费或者乘电梯时,要看管好随身携带的物品;在输液时,不要将随身财物放到一边,以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一旦发现有人尾随,或者财物丢失,应立即报警或告知医院保安人员。
保安正在巡逻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见习记者汪天娇赵豫近日,有市民拨打本报热线电话咨询,超市里,大部分茎叶类蔬菜和水果,在包装或称重时,都用塑料胶布贴着标签,不知道这样的...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