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展首次展出的篆刻作品受到了藏家的关注点击查看原图1975年出生的陈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专业委员会最年轻的委员,同时也是西泠印社社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秘书长和山东印社副秘书长,但是在与别人聊起来的时候,他更多的愿意用“篆刻作者”这个标签来定义自己。
“我就是个篆刻作者”
山东商报:我看过您的简介,好像您有特别多的头衔,您最喜欢哪个称号?
陈靖:其实我觉得我就是一个篆刻作者而已,至于其他的称号我觉得没必要。因为你自己做的是好是坏,别人都看得清楚,别人对你的评价最公允。
山东商报:您是哪一年出生的?好像有资料称您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专业委员会最年轻的委员。
陈靖:我是1975年出生的,其实也不算是最年轻的,只是在我们这个委员会里,我是最年轻的。在中国书协的篆刻委员会里,只有5个70后,我是这里面最小的。也是去年换届的时候才评上的。
山东商报:好像现在年轻人学篆刻的不多了,您是怎么会走上这条路的?
陈靖:我觉得主要是家学渊源,我的父亲很喜欢篆刻,所以他鼓励我去学习这些东西,我十多岁的时候就跟着范正红老师学书法学篆刻。另外,我是济宁人,济宁是孔孟之乡,这种传统的东西,我很喜欢,算是地域文化影响吧。至于我本人,比较喜欢安静,所以学篆刻也算是对了脾气。
“尊古是为了维新”
山东商报:您对于篆刻,有什么体会?
陈靖:我的体会很简单,那就是“志于维新,据于尊古”。所谓的维新,其实是齐白石先生所说的,他曾这样说过:“刻印……秦汉人有过人处,全在不蠢,胆敢独造,故能超出千古。”所谓的不蠢,胆敢独造,就是指维新。而尊古就简单了,就是要学习古人篆刻的思想与技巧,把古人篆刻作品中的“美感”、“古意”秉承、汲取下来,然后再进行理解,融汇贯通,并用于篆刻中去。山东商报:您所说的维新,是否就是创新?
陈靖:不完全是。其实维新与创新、创造是不一样的。维新更多的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尝试。我觉得几千年来,中国的艺术界没有创造过什么,而是在不断的继承和创新。但是“新与旧”跟“好与坏”没有必然联系,不可能说新的东西就一定是好的,旧的东西一定是坏的。也不见得旧的一定就是好的,新的一定就是坏的。关键是你如何运用。比如说浮躁,其实现在的社会很浮躁,但是如果你能把浮躁运用好了,也许可以有更好的东西出来,比如说在艺术创作中,你可以利用浮躁创作出一些颇具视觉冲击效果的作品,也许一样会受到好评,但是如果你利用过了,可能就失去了那种冲击力。所以我一直觉得,所谓的好与坏,是应该看你如何运用的。
山东商报:平时您是如何创作篆刻作品的?
陈靖:我一般都是在晚上,那时候自己心平气和,然后研究印谱,这个时候你可以看到很多你白天看不到的美,然后你再不断的去临摹,寻找一个能够跟当下时代结合的节点进行维新。所以我一般都是在晚上开始创作的。
新闻推荐
建行济宁分行提供金融支持的凤凰·怡居佳苑经适房项目已基本竣工点击查看原图被称为运河之都的济宁,资源优势...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