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行人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一览表前走过。近年来,改革完善基本药物招标制度的呼声不断。CFP供图点击查看原图9月24日,一名患者在济宁一家基层医院内取药
点击查看原图廉价常用有效药品越来越稀缺,正成为多数基层医院的普遍共识。在目前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中,山东和大多数省份一样,实施以省为单位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制度。因为采取的是最低价中标原则,一些药企在投标中以低价甚至虚低的价格中标谋求市场。但在中标之后的供应环节,因微利甚至亏损,药企缩减中标药品产量甚至停产,使得基层医疗单位的基本药物供应,始终处于紧张的状态,这也成为困扰基层医院正常运转的难题。记者冀强发自济宁、菏泽
停供药品统计表
9月23日,济宁兖州一家基层医院内,院长胡红广(化名)对着药房打印出的“停供药品统计表”一筹莫展。表格中,至少36种常用基本药物已缺货断供数月甚至更长时间。
药房主任指着胡红广面前的名单,逐个抱怨:复方利血平,断货五个多月;牛黄解毒片,缺了八九个月了;复方丹参片在这家医院甚至断供一年以上……
据透露,从山东省实施基本药物统一招标采购制度以来,这家基层医疗机构,总共从网上订购到了不到三百瓶复方丹参片。事实上,作为防治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症状的常用药,复方丹参片在医院内需求颇大。
急性子的药房主任催院长赶紧想想门路,胡红广闷头把名单又顺了一遍,最后嘟囔了一句:“我有什么办法……”
胡红广的无奈始于2010年。从那年3月15日起,兖州市卫生局下发文件,要求各镇(中心)卫生院不得再进购和销售非基本药物,所有药品全部通过省级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平台统一采购,严格执行零差率销售政策。
胡红广也认可国家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初衷,在他看来,公开竞标,价低者中的原则下,“毕竟是药便宜了,患者就医减轻了负担。”
但随着药房原有库存消耗,缺药的尴尬很快显现。胡红广发现,一些名列在基本药物之列、此前货源充足的常用廉价有效老药,变得无比稀缺。“10元以上的药品基本上能确保供应,但是10元以内、特别是1元以下的药就很难。”
此前,患有高血压的胡红广一直都是从自家医院购买亚宝药业生产的100片装复方利血平片,每瓶售价1.39元。但随着供货短缺,身为医院院长的他也要面临买不到药的尴尬,不得不走入药店,购买4元每瓶的常州产复方利血平片。
这家医院药房主任的感触更为直接。9月23日,她指着药架介绍,此前不宽敞的药房内,药架上的药品摆放紧凑,但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之后,药架的空隙越来越大。今年初,甚至撤掉了两个全部腾空的药架。“每次联系配送企业,要求其提供药品,得到的答复不是生产企业停产,就是药品不卖给基层医疗单位。常用的廉价药和小众药品,都无法实现足量供应。现在比以前少了二百多种药,还有好多因为供货紧张,勉强留下几瓶、几盒在药架上占地方。”
甚至医院急救箱内的药品,也面临巨大的缺口。胡红广指指停供药品统计表上的尼可刹米注射液和呋塞米注射液,“这两种药从网上都点不来,只能偷偷自己掏钱去买了,然后放在医院里备着。”减少的不仅是药品。在发现“医院的药还不如药店多”的现实后,持怀疑态度的病患越来越多,冲着医生抱怨完后,很多人选择了转身离开。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部分基本药物供货紧张甚至断供,并不是胡红广所在的医院的孤例。在他看来,这已是困扰基层医院正常运转的普遍难题。
药企的选择题
在山东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中,两种同样为60片装的复方丹参片,山东端信堂大禹制药有限公司和山东华信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以每瓶1.45元和1.35元中标。
但实际上,目前这两种价格相对低廉的常用药,均为断货状态。“这两种药,再也进不到了”,济宁一家基层医院药房负责人感慨。据介绍,因供货紧张,此前山东华信制药有限公司曾采取捆绑式供货行为,即将复方丹参片与其他药品搭配供货。“开始觉得无法接受,后来丹参片实在短缺,不得不接受捆绑搭配,但电话里却被对方告知,现在捆绑供应也停了。”
据山东华信制药有限公司一名刘姓经理介绍,目前该厂中标的复方丹参片无货可供,原因是正在进行新版GMP标准认证。他还透露,认证完成后,不可能再以1.35元的价格供货,因为新版GMP对质量标准和生产过程控制的要求更为严苛,届时该厂生产的复方丹参片将采取新工艺、加大药品的丹参有效成分含量,“新药的价格绝对不可能再是此前的中标价格,差不多要六元。”
作为建厂20多年的兖州本地制药企业,端信堂大禹制药有限公司也曾以1.45元每瓶的价格,中标供货规格为0.32g×60片装的复方丹参片,但如今这已成历史。
一名姓魏的业务经理介绍说,即便是在中标供货初始阶段,基本上也是“供多少赔多少”,但仍在生产。在后期原材料涨价、人力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下,再供货已根本不可能。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于2013年5月1日起施行后,国家基本药物新标准也同时更新。据魏经理介绍,新标准对药品质量要求更加严格。“以复方丹参片为例,此前药品检测标准中,只要有三七(中药材名称)就能过关,新标准对三七的含量比重都作出了明确要求。”
在药品质量更得到保障的同时,药品生产的成本也将随之提高。据魏经理透露,新标准要求下,中标规格的复方丹参片生产成本将达到五元左右,“不可能再以1.45元的价格供货。”
采访中记者向多家停供中标廉价基本药物的厂家求证,得到的答复类似:原料价格大幅上升或者原料供应渠道收窄,而中标价格太低甚至低于成本价,企业只能采取停产或减产的措施应对。
在要么赔本供货,要么少供或停供的选择题中,作为企业的药品生产厂家做出选择并非难事。
停供基层医院、将所产药品在药店高价出售,也是一些中标基本药物企业的逐利办法之一。
山东中泰药业济宁区域负责人王经理曾介绍,其中标价格为0.63元、24片每盒的牛黄解毒片,已经一年多不再向医院供货,“成本根本出不来”。但其生产的相同规格的药品,在济宁当地药店内,可以以5元的零售价轻松买到。
山东拟“温和”招标
据介绍,目前多数省份基本药物公开招标采购采用“双信封”制:投标人先中经济技术标入围,然后再开商务标“最低价”中标。经济技术标书主要考察企业生产规模、配送能力、销售额等指标。只有经济技术标书评审合格的企业才能进入商务标书评审,商务标书评审实行网上远程开标,由价格最低者中标。
在“低价中标”的原则下,菏泽一名参加过基药招投标的药企高管形象地将投标过程称为“杀价”,并坦陈目前基药市场存在药价虚低的现象。“最低价中标原则,导致个别通过技术标评审的企业,在商务标评审阶段,拼命压低药价,搞恶意竞争。而一旦中标,就很容易垄断市场,其他企业无法进入。”上述药企高管介绍。
全国政协委员、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曾在《关于调整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办法的建议》中称,目前,国内医药行业基本药物的整体产能严重过剩,在现行“由价格最低者中标”的招标规则下,有的企业为了保住或争夺市场,选择竞相压价,个别企业甚至不惜低于成本报价。
以虚低价格中标后,多数中标企业供货环节开始出现问题。即便是坚持供货的企业,有的也开始在药材原料上做文章。
去年曾闹得沸沸扬扬的“毒胶囊”事件后,很多制药企业将之归因于“唯低价论”的招标制度以及不断降低的药品价格,称企业被迫采用劣质原料,以降低成本。
济宁一家药企的大区经理就介绍说,在2010年安徽省的基本药物招标中,蜀中制药50粒装的阿莫西林胶囊中标价是2.45元,每粒售价低至0.049元。而一粒符合质量的药用胶囊价格至少在1分钱以上。“如果要做到0.049元的价格,企业要么放弃基药市场,要么就必须降低成本,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他甚至感慨,基本药物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正在成为低价劣质药品的舞台,这已是行业共识。
而在基本药物制度施行四年多来,最低价中标后药企“反水”,停供药品的现象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2012年,仅在宁夏就有39家中标后不供货的基本药物生产企业受到处理,其中6家药企被禁止2年内参加宁夏药品集中采购;此后,江苏省卫生厅也下发文件,对于江苏参与基本药物供应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配送企业,要实施“红黑榜”进行管理。
如此境况下,包括山东在内的多个省市,也开始就“最低价中标”的基本药物招投标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
今年6月8日,山东省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工作会议在临沂召开。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奇要求“进一步规范基本药物集中采购新机制,完善基本药物质量评价标准和评标办法”。
9月22日,山东省启动新一轮基本药物招标工作。一个被普遍看好的亮点是,山东此轮基药招标将延续传统的“双信封”评审方式,并将“质量”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不强调唯“最低价”中标,给质量分得分最高的生产企业中标机会。
有业内人士乐观认为,山东省新的“温和”招标政策,避免了竞争企业之间的一味“杀价”,质量较高的生产企业的价格或能在该市场得到较好的维护。
无论是药企、医院还是病患终端,都对此充满期待。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济宁艺术家王广明作品欣赏点击查看原图早几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看上去遍地黄金,弹指间一进一出入...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