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春日,唤醒味蕾的是那一道道精美菜肴,更是那一颗颗洋溢着浓浓春意的蔬菜。甭管是菜市场上带着泥土气息的蔬菜,还是超市里、专卖店里销售的精致蔬菜,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眼下这个时节,餐桌上的“主菜”仍是大棚蔬菜。现在,大棚蔬菜已逐渐走上规模化、精细化种植道路。日前,记者走进任城区二十里铺街道,带您欣赏大棚里的春之景,闻闻接地气的春之味。
寻找舌尖上的春味
初春尝鲜,大棚蔬菜受宠
瞅着饭桌上的蔬菜,白菜、萝卜、苦瓜、土豆、茄子,市民小李有些疑惑:“现在一年四季都不缺菜,真不知道哪些菜才是春天的味道?”对此,二十里铺街道葛亭村一位菜农解释说:“咱现在吃的菜,一部分是像萝卜、土豆,都是冬天储存的菜,一部分是南方运来的菜,说起来,大部分卖的菜都是大棚蔬菜。”
在二十里铺街道,早晨6点前,菜农们便拿上篮筐,走入大棚,采摘彩椒、长线茄等蔬菜。采摘之后,经过简单打包装车,8点前,装载着新鲜蔬菜的货车从菜园出发,半个小时之后到达城区的商场、超市,新鲜蔬菜就能摆上货架,等待装入市民的菜篮中。忙碌中的菜农兴致勃勃地说:“瞧这摘的菜多鲜亮呀!大棚里,豆角50天就能成熟,露天种的话,还得推迟20天。”
设施农业前景大
传统农业受季节、气温等因素影响大,蔬菜瓜果生长时令性较强。而以大棚蔬菜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发展前景宽阔、市场需求大,尤其是近几年,在现代农业中最具活力的设施农业更是发展的风生水起。看好了设施农业发展“钱景”,如今在二十里铺街道现存蔬菜大棚1000多个,这里有“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的孟营牌西红柿;有千户绿源蔬菜合作社,种植航空椒、菜心、芥兰、紫背天葵、高山娃娃菜、日本油菜等特种蔬菜;还有山东兰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千万元打造的葛亭满庭芳生态园。
走进满庭芳生态园,16个现代高标准温室大棚十分醒目,包括11个6米多高的大棚、5个2米多高的拱棚种蔬菜。“你看,这个大棚全是6米多高的厚墙体,无框架结构,这样保温效果好,能方便用机械耕作,里面设置节水灌溉的设备。这一个大棚造价就是30多万元。”总经理郭永会介绍说,除了投入大量资金完善路网等基础设施和建设十余个高档大棚外,为了打造咱济宁人的放心菜篮子,生态园还特意聘请了两位寿光菜农为技术员。
投资大但回报持久
昨日上午,技术员张全中正带领工人在大棚里整理枝叶。趁休息时间,张全中和记者聊起了这大棚蔬菜。“在寿光,到处都是大棚,比这里多多了。种大棚收益高,反正你种上1亩地的大棚蔬菜,得相当于10亩地粮食的收入。你按一季产量算,大棚里种豆角,这一季一亩的产量就得1到2万斤,现在一斤批发价是8元,这一共就得10万元了。茄子也是,一季一亩达到4万斤,一斤3元,这就是十几万。而且,你这一个大棚用上十几年也没事。”
大棚蔬菜收益高、回报持久,不过大棚蔬菜一次性投入大,也令一些农民望而却步。这建一个大棚,得花二三十万元。”张全中说,去年8月,他来到市区打工,索性将家里的地承包出去。
二十里铺街道工作人员介绍,按照2014-2016年“南棚、北菌、西菜、中休闲、东林兼养殖”的农业发展格局,走精品农业、品牌农业、创业农业之路。因此,若想通过大棚蔬菜抢赚“春天钱”,仍需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示范基地等“带头羊”。
工作人员在采摘彩椒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盖鸣霆实习记者武旭古运河畔、太白楼边,有这样一个社区,它面积虽然不大,可也是一个有着44幢楼、6000多口子人的大家庭,每日柴...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