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王仰浩
据最新发布的2014年中国睡眠指数显示,国人睡眠指数总体呈现向好发展,但是超过三成的居民睡眠质量不及格,其中媒体从业人员、广告从业者、小微企业主得分均低于及格线。不过,对睡眠质量要求非常严格的司机来说,虽然每天工作时间比较紧,但是他们却有自己的睡眠“法宝”。
夜班司机:睡觉睡到自然醒
晚上10点,一般是市民准备睡觉休息的时间,但是对于快速公交B1线夜班司机来说,他们一天的工作还没有结束,最后一班客车此时刚从曲阜高铁站发车,里面载满刚从高铁下车的旅客。“晚上11点左右才能到达济宁,打扫完车厢内卫生、检查完车辆回到家大约是夜里12点。”昨天,快速公交司机杨义才告诉记者,此时路上基本上没有行人,但是几乎每个小区都会有窗户一直亮着灯光。
杨义才今年43岁,在驾驶行业已经工作了20多年,平均每年一大半的时间都在路上,安全行驶距离已经超过了百万公里。杨义才告诉记者,其实每位驾驶员都希望能像医生提倡的那样早睡早起,但是由于工作需要,执行完夜班计划回到家后一般都过了正常睡觉的时间。
据介绍,夜班行车驾驶强度、疲劳程度比白天要大,但是司机一定要保持高度清醒。“一车人的安全都在你手中握着,千万不能打盹。”杨义才说,像他这个年龄,却又是最容易出现睡眠障碍的阶段,“不少朋友躺在床上睡不着,一晚上醒好几次。”但是,杨义才说,他却有自己的一套睡眠秘诀。“不用定闹钟早晨就能准时醒来,睡觉睡到自然醒。”杨义才告诉记者,开车累到一定程度,沾床就睡着了,但是更关键的需要自身进行调节,“白天工作的事情不要去想,尽量保证八小时睡眠时间,这样就能形成稳定的生物钟。”
济宁城际公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让驾驶员能够合理休息,在设计班次计划时更科学化,“如果今天驾驶员下午1点半执行计划,明天就执行1点15分的计划。”该负责人说,这样每天提前15分钟,可以让驾驶员有个较好的缓冲和适应过程,比单纯的夜班、白班轮转更科学些。此外,车站还在候车区专门设立了驾驶员休息室,“再发下班车之前驾驶员有半小时的休息时间,驾驶员可以休息一会儿。”
的哥:躺在车里补个午觉
“半个小时,每天只有这半个小时的时间休息一下。”和公交驾驶员一样,的哥每天也开车行驶在路上,但是他们基本上脚不离地,每天至少10个小时坐在驾驶室内,昨天中午12点左右,记者在杨桥绿地见到了正在休息的出租车司机齐师傅。他告诉记者,每天中午11点半至12点是“挤”出来的休息时间,“开车精力要高度集中,特别是天暖和之后更容易犯困,中午这个觉非常有必要。”
齐师傅说,其实这半小时的时间还包括中午吃饭的时间,除去这时间,睡觉的时间只有短短的15分钟左右。“在城区不太好找这样的地方停车休息,不少的哥选择这个时间段来这里休息一小会儿,有洗手间、环境也相对安静些。”记者了解到,早班出租车司机基本上早晨6点就得起床,一般下午6点左右才和晚班的哥交接班,有的司机为了多跑会儿,甚至凌晨5点就起床。“我先走了,附近有位预约去南张的客人。”刚休息了片刻,齐师傅又启动车辆奔波在路上……
据统计,除去生理原因造成的睡眠障碍之外,影响国人睡眠的重要原因是舍不得睡,手机、平板电脑成国人最佳“床伴”。司机健康睡眠的“法宝”,更关键的是心理调节与规律的生活。
新闻推荐
若想有更大前景,仍需培育龙头企业、示范基地等“带头羊”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石晶通讯员王龙在这春日,唤醒味蕾的是那一道道精美菜肴,更...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