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学生:左宜雅琦
又是一年一度的高考季,牵动着每个人的心。清晨我背着包走在路上,一辆出租车停在我旁边。司机师傅摇下车窗问我:“孩子,高考吗?高考坐车不要钱。”那一刻我被感动了。高考形势很冷酷,但是人情不冷。透过车窗,我看到了人情味。世间冷暖,各自斗量,唯有人情,最是芬芳。
既然世间有人,就必存在着情。众人攒聚,众情便交杂。久而久之,不是那刺鼻的油烟味,也不是那粉腻的胭脂味,而是一种独特的人情味就出现了。唯有它能融化心灵。
有人存在的地方便有人情味。今年春季去美国参加学校的活动,空闲之中逛了大都会博物馆。被珍宝带走了思绪,一不留神就走丢了,同行的伙伴全都不见踪影。我只好用磕磕巴巴的英语求助于别人。一个金发碧眼的女士把手机借给我,联系上领队后,她担心我找不到路,陪着我一起走,直到看到了领队。天南海北的我们就一路在笑。我所能回报给她的只有谢谢。好在人情味的浓香便在于不求回报,所有人都会伸出援助的手。常听说穷游的故事。独自一人背上背包,只需机票钱就可以游遍欧洲,靠的就是人情味。搭路边过往的顺风车,住在当地居民的家中,没有人用金钱衡量彼此的关系,所交汇便是情,所支援便是人情味。
人情味不是一种伪善,而是一种济世人心。唯有对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有着深切的体会,才能感同身受的基于这些人最实际的帮助。朱自清说过:“一人生在世,倘只有极少极少的所谓得失相关者顾念着,岂不是太孤寂又太狭隘了么?狭隘,孤寂的人间,哪有善良的生活?”
在给予别人的同时也会收获一些东西,那不是物质上的财富,而是精神上的满足。那些感动中国人物并未图求什么利益;那些为高考而通路的不仅是警察,也有一些平凡的市民。安徽一雨中撑着伞为考生疏通道路的老伯在被采访的时候说:“只是因为我女儿也高考过,我知道当家长的心情,不为别的,为了给这些孩子们出一份力。”不论这个时代怎样受物质的侵蚀,人情总会渗透在其中的一点一滴,成为永恒的情感,永远传承。
不仅人具有人情味,法也具有人情味。法是准则。既是准则,当然得秉公执行。其实不全然,俗语有云:王法不外乎人情。曾看过一则报道:一名妇女犯了法,理应判罚五年牢狱之刑,但该妇女腹中有着两个月大的胎儿,于是,法院最后竟判她罚款数万外加剥夺政治权利五年,而牢狱之刑就此免去。毕竟,她犯法与胎儿无关,而幼儿诞下后又不可无母,那牢房,终归不是个教养孩子的好地方。那母亲不禁感恩戴德,洗心革面,最后倒也皆大欢喜。这便是法的人情味。
人情味也不尽然,也有人昧着良心钻了人情味的漏洞,占了便宜走了后门,侮辱了“人情味”的名声。
好在世间总是光明居多。打开那扇窗,我看到街坊邻居的寒暄,小商贩与顾客间那小价钱之间的让步。今年春晚微电影《筷子》里的一句话“你来我家吃饭不过就多一双筷子的事。”带领我们寻回了人情味。
人情味让世界充满着温情,它让奋斗的旅程不再孤单。最重要的是———一句“孩子,高考搭车不要钱”让正在前进的我们不再孤单。【点评】这是一篇随笔式的短文。文章从自己行路的偶遇写起,由此引出中心话题:“世间冷暖,各自斗量,唯有人情,最是芬芳。”然后再联系在美国的遭际,提出有人存在的地方便有人情味,同时呼应上文的唯有人情能融化心灵;接着引用朱自清的话语和感动中国人物、法外有情等事例再次呼应中心。最后回扣材料,收束全文。
全文娓娓道来,说理辩证,行文自然。【点评教师:济宁一中吴长林】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你只看到我的分档收费,却没看到我为留学保驾护航。你有你的民间借贷,我有我的分期保障。你否定我手续繁琐,我嘲笑你成本高昂,你质疑我额度是否靠...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