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刘利莎
“太白路这边的非机动车道,路面上明明写着禁止一切车辆停放的标语,怎么越不让停,车子停放得越多啊,宽敞的非机动车道都给占去一半了,车多时走到这里就挤!”近日,市民拨打本报热线电话2210000向记者反映,在市区太白路与共青团路交叉口附近,非机动车“霸气”停放在公交候车厅旁边的非机动车道上,路面上经过的非机动车一多,骑车经过时都感觉挤得慌。
8月21日上午,在市区太白路与共青团路交叉口东北方向的公交候车厅旁,摆放了近50米的电动车、自行车和三轮车,远远望去格外抢眼,而路面上也用黄色的油漆写着“禁止停放一切车辆,违法拖走”的成排显眼标语,不过这似乎丝毫不影响市民将非机动车停放在此处的“热情”。“我去超市买东西,大家都停在这里,而且人来人往的,车子应该丢不了,我也就把自行车放在这里了。”一位阿姨一边将刚买的东西放到自行车上,一边告诉记者自己去附近买东西时一般都会将自行车放在这里,感觉不会碍事,而且自己去买东西方便又放心。
而顺着路边成排停放的非机动车向西走,记者发现非机动车道原本挺宽敞的,各种车辆一停放,基本上占去了一半的宽度,偶有比较大型的电动三轮车停放在路边,“车屁股”比其它车辆要突出很多,骑车经过的行人一不小心很容易撞上。除了公交候车厅西侧的非机动车道被占用成停车区外,记者发现在公交候车厅的北侧还“藏”着几辆电动车和三轮车,要么靠在公交候车厅一侧,要么靠在绿化带一侧,路面显得有些凌乱。“这个地段应该是咱济宁城区车流量和人流量都比较大的地方,感觉也应该是最能彰显咱济宁城市形象的地方,外地人来到这里一看,大马路上乱糟糟地停了一排车子,肯定影响城市形象!”一位行人向记者抱怨,明明地面上有着醒目的标语提醒大家不要在这里停车,但还是有很多市民将车子停放在这里,不仅对其他行人出行造成困扰,同时还影响城市文明形象,希望无论是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都注意一下停车秩序,不要随意停放,影响他人出行。
太白路非机动车道变身近50米“停车区”
新闻推荐
一条享誉世界的人工大河,一首荡气回肠的真爱长歌。一幅《金瓶梅》般的风情画卷,一部壮怀激烈的民族史册。正史的情怀,传奇剧的精彩,爱民的热肠,反腐的较量,成长的欢畅,爱情的守望,尽在《大运河》...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