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 泗水新闻 汶上新闻 嘉祥新闻 金乡新闻 鱼台新闻 微山新闻 邹城新闻 曲阜新闻 梁山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济宁新闻 > 正文

方言考题热传的是那份浓浓的乡情

来源:济南日报 2014-08-02 02:19   https://www.yybnet.net/

■扈宏毅

近日,一份济宁味儿十足的“2014年济宁话专业六级考试真题”,在网络上爆红并在微信朋友圈中疯传,截至7月31日下午3点,已有8万余人参加了这次济宁话专业六级考试。记者浏览“六级真题”发现,“恶洋”、“多咱”、“咋呼”等这些颇具济宁味道的词语都成为试卷的“座上宾”。另外,参加“考试”的老济宁人感觉题目挺简单,不过,外市人做起来这份试卷却感到有些费劲,“答案基本上都是猜的”。(详见本报8月1日A6版)

近年来,不少以“XX话六级专业考试”为题目的网友自制试卷走红网络,有幸的是,济宁话考题也名列其中,让咱们济宁人有机会鉴别一下自己到底有多地道。然而,当我们看过试卷,并把这些试题转发给身在外地的朋友之后,才发现这些题目除了带给人们一份好奇,一阵欢笑之外,也勾起了不少人的乡愁。

你有多久没说过家乡话了?这对生活在济宁的人们来说或许根本不能够成为一个问题,但是当我们听到孩子们在家里说着或标准或蹩脚的普通话时,当想到那些离开家乡的人们用普通话一年又一年地冲淡自己身上的家乡味,以图融入大城市时,方言却又显得那样落寞。

多年来,在全国推广普通话的大环境下,方言也随之被贴上“土”、“落后”、“没文化”的标签,不登大雅之堂。央视曾经有过关于“你幸福吗”的采访,有位大哥说:“我很幸福,因为城里人很少会因为我的口音看不起我了”,道出了方言的尴尬处境。当前,人才资源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在不同地域间进行流通,大家统一使用普通话当然是件好事,毕竟普通话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不同地域人们之间的隔膜。当我们说普通话的时间越来越长,或者出门在外的日子越来越久时,偶尔用心回味一下自己的家乡话,才发现它是那样的富有力量,以至于它能够在瞬间凝聚起人的情感,无论走得多远,也能回归到对家乡文化的记忆之中,正因如此,网友自编的方言考题才会在网上引发热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果你从来不会说家乡的语言,或许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湖南卫视主持人汪涵曾说:“我说我是湖南人,怎么证明?我吃一把辣椒给你看?可是四川人吃辣也很厉害,贵州人也是一样,怎么办?唯有方言可以区分。”媒体人封新城说:“口音是现代人最后的故乡。”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无论你身在何方,在每一个人的记忆乃至血液里,永远也不会失去那份对家乡语言的情感需求。

方言是标签,是感情,更是民间文化和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今,我们乐见有些地方的电视节目专门用主持人说方言的形式播出,既贴近了节目与观众的距离,更对地方文化具有积极的传承意义;而方言考题的出现、热传,也是在适时地提醒我们,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当那些带着我们足迹的老建筑逐渐消失时,方言依然是我们精神家园里的一扇窗,借助它,我们依然可以看家乡美好的风景,回味那割舍不断的乡情。

新闻推荐

马集烧鸡,一味解“乡愁”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赵豫文/图认识一座城市,有很多途径,可能是因为某位历史名人,某个动人传说,抑或是某片独特风景。在众多的“可能”中,美食,...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

相关新闻:
多元发展转型提升2014-08-06 02:17
小报童上岗了2014-08-05 02:18
猜你喜欢:
慈善在行动2014-08-04 02:18
报童成长记2014-08-05 02:18
评论:(方言考题热传的是那份浓浓的乡情)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