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城区农机局公务员正在创卫路段打扫卫生(据济宁市任城区官方网站)点击查看原图或是提着笤帚,或是抓着抹布,胳膊上别着红袖章,7月下旬开始,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的大街小巷,这个特殊的群体很是显眼。他们不是环卫工人,而是来自任城区的基层机关干部和公务员。这群为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简称,创卫)而上街扫地的公职人员迅速走红,也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公务员上街“创卫”是个案还是通病?地方政府“创卫”又为什么要如此大动干戈?“创卫”效果可否持续?针对相关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
为“创卫”全区“临战备考”
公开报道中,济宁市任城区为“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暗访考核”,发动了全区“各级各部门立即进入临战备考状态”。公务员“扫街”,正是动员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记者从济宁市获得的官方回应中称,“2013年起,济宁市委、市政府作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等‘五城同创\’的战略部署并积极推进”。
据济宁市委宣传部介绍,“基层机关干部和公务员在承担本职工作的同时,各类事关国计民生、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工作和重点战役性任务也普遍参与,如***、干部驻村联户、防汛抗洪,如需要广泛动员的创卫工作等。在创卫工作中,济宁市各级机关干部和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与广大市民群众一起动手共建共享创卫成果,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取得扎实进展。”
动员式“创卫”成各地通行做法
记者在多地调查了解到,其实,在“创卫”过程中,“动员式”“运动式”的做法并不罕见,甚至成了各地通行做法。
在山西省某县创建卫生城市中,县委书记强调,这是一个集体行为,是全县人民一起努力争光添彩的事,“集中精力,打好创卫攻坚战”。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从县委领导班子到普通百姓全部被动员起来,并且设立了严格的惩罚奖励措施,专门从各个部门抽调人手,成立“爱卫办”。在创卫过程中,政策、资金等优先爱卫办,爱卫办还有权从其他部门临时借调人手,由县里纪委书记担当总指挥,其他部门都规定有责任人。
在南方某贫困县,虽没有创卫运动,但县委书记规定每个礼拜三是全民打扫日,公务员带头上街打扫卫生,并且检查所有公共卫生是否到位,这个决定也被该领导认为是“得意之作”。而基层公务员则“积极响应号召”,就算本职工作没有做,也要上街扫大街。
有西部省份的网友向记者反映,有些机关单位卫生状况平时一塌糊涂,可为应付检查突击除尘、擦洗;更有单位请了小工擦门、洗窗,还搞公务员上街带头示范等活动,“典型的台上一个样,台下一个样”。
“创卫”与政绩、财政分配挂钩
记者了解到,各地政府对“创卫”如此大动干戈,不惜人力物力,背后有深层次原因。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目前在评价官员政绩的指标中,除了看GDP 等经济数据外,还很看重诸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等荣誉称号。“获得这些‘城市名片\’是官员职务升迁很重要的砝码”,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
汪玉凯说,这些称号实际是国务院各部委设立的,“创新型城市是科技部评选的,卫生城市是卫生部搞的,文明城市则是中央文明办设立的,园林城市由住建部颁发”,他表示,各部委为强化工作执行落实会设立一些工作指标评价体系,虽然国务院曾强调应减少不必要的考核评优,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些评奖确实出现“为了评奖而去工作”的现象。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表示,除了各种城市荣誉创建,所谓双拥城市、百强县、经济发展先进市县的称号,一方面可以体现地方官员工作成绩,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种“串联”获得上级部门为了专门的创建活动拨出的特定财政资金,所以才会出现地方官员动用行政资源采取层层下压的方式。据新华社电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见习记者盖鸣霆李朕葳实习生汪天娇李姣晁星李悦又是一年喜庆时,沉浸在欢声笑语中的人们也有一些不得不面对的忧愁与烦恼,面...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