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星期一责编王艳茹
视觉王艳茹审读潘利霞
16
鸳鸯
白鹅
古往今来,爱鹅的文人很多。“初唐四杰”中的骆宾王七岁就作了《咏鹅》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鹅的羽毛洁白,叫声高亢清亮,泳姿优雅,十分讨人喜欢。它走路时,步态从容,昂首挺胸,颇像古时迈着方步的读书人。
鹅那傲气的外表,与文人清高的性情颇为合拍,难怪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爱鹅爱得着了魔。只要听说哪里有好鹅,王羲之绝对不会错过,不惜花费重金也要收入囊中。据说会稽有一位老太太养了一只鹅擅长鸣叫,王羲之想买却被拒绝了,他便携亲友驾马车前去观赏。老太太听说王羲之要大驾光临,便把心爱的鹅宰杀煮熟,来招待王羲之。王羲之没想到自己的驾临竟给鹅招来杀身之祸,为此叹息了好多天。
王羲之爱鹅如命,还让找他求字的人动了“以鹅换字”的心思。据说山阴有一个道士想要求王羲之为他写一卷《黄庭经》。但他也深知,王羲之可不会轻易替人写字。道士灵机一动,想到王羲之爱鹅,于是挑选了上等的鹅,精心饲养起来。后来,王羲之听说道士那里有好鹅,便前来拜访。那些鹅一个个好漂亮啊,红顶高高的,羽毛白白的。站在草地上的,昂着头,高贵典雅;在水面游弋的,婀娜多姿,惹人喜爱。王羲之心里乐开了花,连忙问道士:“道长,请问这些鹅能卖给我吗?”只见那道士捋了捋胡子,笑道:“既然先生如此喜爱,贫道索性将这群鹅送给您吧。不过,贫道也有一事相求,请您替我抄写一卷经书。不知先生意下如何?”王羲之爽快地答应下来,给道士抄好《黄庭经》,带着那群鹅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人们养鹅爱鹅,不仅是因为它外表好看,还因为它能看家护院。鹅高亢的叫声能提醒主人:家里来人了。如果主人不在家,它还能把外人赶走,甚至用有力的喙部攻击人,看家的本事丝毫不比狗差。
王羲之恐怕有一事不知,他喜欢的家鹅竟是由野雁驯化而来,确切地说,中国家鹅的祖先是鸿雁,欧洲家鹅的祖先是灰雁,它们在中国都有分布。王羲之如果知道了这一点,会不会大吃一惊?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古人将“鸳鸯”和“比目”视为爱情符号,认为它们象征着矢志不渝的爱情。
雄为鸳,雌为鸯。平日里,鸳鸯“止则相耦,飞则为双”。在河湖水塘里,你会看到鸳鸯穿着五彩斑斓的羽衣在水面嬉戏,它们头上艳丽的羽冠、白色的眉毛、鲜艳的尖喙、金红色的羽毛,显得格外华丽。不过,色彩斑斓的鸳鸯都是纯爷们儿,雌鸟的颜色要比雄鸟黯淡,但在鸭科里也算得上美女。
雄鸳鸯并不是一年四季都光彩夺目。夏末秋初繁殖期过后,它们会陆续换上朴素的蚀羽,身上的飞羽也会脱落,以便日后长出新的飞羽。此时,雄鸳鸯若混迹在雌鸟中,就很难分辨出来。在蚀羽期间,雄鸳鸯基本丧失了飞行能力。
相传,东汉时期,在小城鄢县发生了一件怪事。有一天,县城南门的两扇大门突然自己开了,而且传来奇怪的声音,好像“鸳”“央”。而平日里,守城的官兵开关城门的时候,只听到过“吱吱呀呀”的声响。当他们听到这奇怪的声音后,个个都吓破了胆,急忙向地方官员上报:“小的有怪事禀报!今天城门自己开了,一扇城门发出‘鸳’,另一扇门发出‘央’的声音。请大人明察。”官员一听坐不住了:“不好,大事不妙!城门总在喊‘冤’的话,在百姓的心里会产生多么恶劣的影响啊!”怪事很快传到皇帝耳朵里了,他责令地方官毁掉这两扇门。令人称奇的是,刚要准备拆毁,这两扇门竟化为一对鸳鸯,相互追逐着越飞越远。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两扇门发出的声音是 “鸳”“鸯”啊!
别看鸳鸯成双成对,相伴相随,其实,它们的爱情并不是天长地久的,一般等雌鸳鸯产下卵后,雄鸳鸯便撒手不管,开始换羽,另寻新欢了。不过,在相处的日子里,鸳鸯还是很专一的!
《济宁晚报》订阅价全年268元零售每份1元本报法律顾问:高建阁卢停停电话:13953797068印刷:济宁日报社印刷厂今日十六版
新闻推荐
12月1日,按照全省电动自行车集中登记挂牌工作部署,济宁市全面展开电动自行车集中登记挂牌工作。1日上午,城区第一副电动自行...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