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济宁 今日泗水 今日汶上 今日嘉祥 今日金乡 今日鱼台 今日微山 今日邹城 今日曲阜 今日梁山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今日济宁 > 正文

四十不惑海岛梦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21-05-24 00:50   https://www.yybnet.net/

忘记这个社会的种种“标配”,寻一处远离喧嚣、人心不杂的小岛,过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于山水间,晨起出海,暮至收网,看潮涨潮落,云卷云舒。这是很多人心神向往的生活,却是陈雷过了40年的日子。

他说,“小时候恨透了这种日子,总想着逃离这座岛。”

多年以后,陈雷携家带口重回故地,当起那个曾让他“恨透了”的岛民,日子一天天在迎来送往中滑过,已是不惑之年的他又说:“这是生我养我的地儿,根在这儿,人就会一直在……”

“出个岛像逃荒”

5月1日清晨7点30分,当天第一班船从容地驶离西海岸新区积米崖轮渡码头,向着灵山岛进发。船头处,初来乍到的游客兴奋地用手机记录着海上晨光;船舱里,返岛的村民习以为常地眯着眼睡觉。

“到了到了……”40分钟后,游客兴奋的呼喊声把沉睡的村民惊醒。

一个魁梧的汉子早已守在码头旁。他叫陈雷,今天要接待从济宁而来的游客。渡轮靠岸,他动作利索地接下游客手中的行李,把他们招呼到电动车上坐好,启动车子,驶向自家开办的民宿。

1981年出生的陈雷生在灵山岛、长在灵山岛,从小跟着父辈出海打鱼,往返于海陆贩卖海鲜。渔民们因此成为岛上感知外界讯息最灵敏的一群人,陈雷也成了岛上最早一批开民宿的岛民。

可是,时间转回30多年前,陈雷却“恨透了这种日子,总想着逃离”——

“快看啊,又是灵山岛的人,出来一趟跟逃荒似的。”小时候跟着父亲上岸采购过冬物资,陈雷常听到灵山卫的人老远就对着他们指指点点,“低头看看我们的穿着,蓬头垢面不修边幅,还一个个弓着身子背着大蛇皮袋子。再看看人家,身子更低了。”那时的陈雷顾不上那么多,一个月难得出岛一次见光景,在他眼里“像过年一样”。

岛上最大的问题就是外出不便,冬天有大风大浪的日子,一两个月上不了岸,岛上居民依赖的米面、青菜等物资就断了。赶上每月初一的灵山卫大集,全家出动,到陆上采购。“简陋的小木船马力小,单程就要两个多小时。”

陈雷跟着父母挤在赶大集的人群中,直奔土豆、白菜的摊子。“七八个蛇皮袋子装满白菜、土豆,再背到船上运回去,就够一冬天吃的了。”陈雷最盼着出岛这一天,可日久天长,他注意到,“人家一看我们灵山岛的人来,就开始坐地起价,两毛一斤的白菜卖给我们五毛钱,他们知道我们好不容易出来一趟,肯定不会空手回去。”

每次出岛后听到有人在背后奚落,陈雷心里会失落很久。“民风淳朴的岛民思想简单,不知道跟人争辩,也不愿多说啥,但心里还是不舒服。”已经是不惑之年的陈雷想起童年的一幕幕,仍然难以释怀。看着岛外笔挺的柏油路,再看看岛上破烂的“筷子路”,小时候的陈雷总想着快点长大,远离海岛的日子早点到来。

动起回家的心思

岛上的日子自由散漫,无欲无求,出了岛的日子一下子就慌乱起来。这种价值观层面带来的冲撞,让最初离岛闯荡社会的陈雷深感困惑。

“为什么人人都有的东西,放在外面还会被别人拿?”陈雷好长时间想不通,外出捕鱼晒网,自己的网就晾晒在沙滩上,傍晚去收的时候就不见了。

灵山岛民风淳朴、夜不闭户,岛民有着最朴素的价值观:想要东西自己去争取,别人的东西再好也不动心,“我们岛上晚上睡觉从来都不关门”。

毕业后,陈雷跟外界的接触逐渐多起来,也有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发现。日子久了,他有些厌倦眼前的乏味与困扰,想着换种生活。

岛上的男孩热衷参军,陈雷成为2002年唯一从岛上参军离开的幸运儿。部队就在城阳,服役8年,淳朴厚道的灵山岛人特质让他成了最有人缘的一个兵,“部队锻炼了我,交到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好战友,还娶到了一个漂亮老婆。”

2006年,陈雷跟一位城阳的漂亮姑娘喜结连理。带着妻子回灵山岛探亲的时候,发现灵山岛开始起了变化。

起初,往返的小木船一次最多承载90人,海上颠簸两个多小时,新婚妻子吐得天昏地暗,要歇上两天才能缓过劲来。从那以后再回家,陈雷每次都要提前准备好各种晕船药。但很快,小木船换成了玻璃钢快船,船舱不仅宽敞明亮,还有了二层观景台,一路吹着海风欣赏着海景,40多分钟就靠了岸。妻子回家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从以前最怵坐船变成了盼着坐船回家。

船上的乘客也不一样了,除了岛上居民,每次还有很多陌生面孔,都是上岛旅游、吃渔家宴的,出岛时还会大包小包带上很多岛上的海产品。陈雷的父亲也不用再跑到对岸卖鲍鱼了,会有人主动上门收。特别是往来灵山岛的快船码头开通后,陈雷发现上岛旅游的人更多了,有脑子活络的岛民把渔家宴办得有模有样,夏天接待起旅游团是一批接一批。

看着灵山岛一点点的变化,陈雷动了回家的心思。

首个开民宿的岛民

灵山岛上有一条上世纪60年代修的环岛路,左右各一米宽,汽车的左右轮刚好轧过,俗称“筷子路”。两条小路中间,一到秋天就长满了齐腰高的杂草。岛上建设成本太高,为了节约资金,只能修成这种半拉子路。

一次回家探亲,陈雷发现这条半拉子路被扒开了。

“这条路要修了。”家人的话让陈雷心底突然一动:这条50多年的老路,这个自己和小伙伴曾经追逐嬉闹的小道,终于要变模样了。

2013年,昔日的“筷子路”被一条4米宽的水泥路取而代之,岛上还多了3处观光停车场。每逢节假日,灵山岛码头就变得人头攒动,灵山岛的名气逐渐被外人知晓。

必须要回家了。

2013年,离家11年的陈雷挈妇将雏回到了灵山岛,跟父辈们开启了灵山岛最早的民宿经营之路。

生态修复后的灵山岛成了世人眼中的桃花源,不断有上岛游客传递出希望“留下住一宿”的诉求。陈雷瞅准时机,租了岛上的旧房子进行改造,跟岛外旅行社搞起了“海岛体验”等主题的夏令营活动。岛民们的勤劳聪慧被启动,让初踏岛内的游客惊喜连连。

“这是济宁的一个老顾客,微信里说要推荐朋友来玩,预订了4间房。”陈雷翻看手机,给弟弟去了个电话,寻问房间预订情况。火爆的五一假期,让自家两个店的五六十间客房提前俩月就预订一空。

初夏时节,岛上村落临海而立,葱翠的绿树点缀在山峦间,穿行在崭新的环岛公路上,灵山岛的灵秀之气慢慢展开。以前被岛外人嘲笑“逃荒”的灵山岛人,成了人人羡慕的对象。“你们天天生活在画里。”陈雷感觉这是上岛游客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每次听到这句话,陈雷就觉得当初回岛真是个英明决断。

明年码头玩儿游艇

2015年,灵山岛上家家户户都经营起民宿。市场化竞争下,数量众多、参差不齐的灵山岛民宿业开启了内部的升级迭代。第一批做民宿起家的陈雷关注起品牌效应,他重新改造自家民宿,并起了个灵气的名字——“水灵驿”。

“当时投资建好后,第一批客人根本赚不到钱。最早的时候电力不行,大风一吹就容易断电,游客不干了,要求退房退租,只能好生相劝减免房租,或者送点特产。”陈雷感叹做点生意太不容易,但如此坚持下来,年收入也达到了20多万元,比一家人出去打工生活更好。

陈雷以前的顾客现在都处成了朋友,朋友介绍朋友,人越来越多。每当有老朋友打来电话时,无论有什么困难,陈雷都不好意思拒绝。“岛民自由散漫惯了,一开始太忙碌。但一忙碌起来,没有人想到放弃。这就是岛民的淳朴所在,也是我们一直坚持的。”陈雷这样说,也一直这样做下去。

又经历一个寒暑,原来的小码头已经满足不了游客大军的驻足。2016年起,灵山岛再次动起“手术”,一批批的工程队来到岛上,一处处美景被木栈道串联起来,老虎嘴、象鼻山、石秀才等景点开始大放异彩,上岛的游客不再满足“住一宿”,一天、两天……一周,惬意享受着灵山岛上的“慢时光”。

各路“网红达人”闻讯而至,打卡分享、网络推介,将灵山岛推到了全国甚至全世界人的目光下。

“外地的河南、江苏、四川游客,国外的韩国、美国游客都来岛上。”陈雷发现游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你们房间里怎么不能看海?夏天怎么没有空调?房间里怎么没有洗漱用品?我还想吃你们当地的特色早餐,能提供吗?”

想要满足这些要求,再修整实在费时费力。2018年,赚了钱的陈雷跟家人筹资400多万元,开启了第二家店的建设。精致小资的装修、考究的家居摆设、现代化的洗浴设施,游客可以躺在三面都是海景的床上看海岛日出……第二家店还没正式开业,客房已经在网上抢订一空。

伴随着陈雷第二家店开业,2021年,灵山岛的第二个陆岛交通码头也正加紧建设。

“明年这个时候,游客说不定还能在码头玩儿游艇呢。”陈雷满是期待地翘起嘴角,“这是生我养我的地儿,根在这儿,人就会一直在……”

新闻推荐

明确努力方向工作重点 确保完成招商引资任务

本报济宁5月20日讯(记者徐斐)5月19日至20日,济宁市召开招商引资观摩调度会议,考察产业项目落地建设和综合效益发挥情况。副市...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

相关推荐:
比技能展风采2021-05-21 08:05
猜你喜欢:
评论:(四十不惑海岛梦)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