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郝明雷)技术改造是工业企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和举措。全市科技创新暨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对2020年18家重大技术改造示范企业进行了隆重表扬。今年济宁市还将更大力度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加快推进现有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凤凰涅槃”。
实施“十百千”技改工程。全年将滚动实施1000个技术改造项目,推动1000家企业转型升级。截至5月底,全市已有624个项目纳入第一批《技改项目导向目录》,总投资1502亿元,2021年计划投资637.8亿元。目前,全市46个技改项目纳入了全省2021年优选导向目录;24个项目纳入省重点技改项目库,数量居全省第一。今年市级筛选了100个投资额度大、示范引领性好的项目,总投资491.6亿元,2021年计划投资180.9亿元,对百项重点项目将定期调度、靠上帮扶。今年还将从完成改造的项目中评选出“十佳”技改项目,在全市进行示范推广。
聚焦“三化”技改升级方向。加快推进以智能化、绿色化、安全化为重点的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一是实施智能制造升级工程,以制造智能化和产品智能化为主攻方向,支持龙头企业开展企业内网改造,鼓励企业应用数字化软件,培育工业互联网发展产业生态,推动制造业企业通过智能化技改,加快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二是实施绿色制造升级工程,以化工、建材、轻工等传统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推进绿色化技改,深入推进资源节约,持续推动循环利用,切实提升工业能效、水效的单位资源利用水平。三是实施安全制造升级工程,支持企业安全生产领域技术改造投入,引导企业改造新上安全工艺、技术、设施、设备,提升制造业本质安全水平。
用好“三项”技改政策工具。一是差异化用好财政奖补资金政策。在保持对设备投资额20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给予3%财政奖励补贴的基础上,今年起差异化加大了针对企业智能化、绿色化、安全化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通过降低门槛、加大比例,对“231”产业集群企业实施的投资500万元以上符合“三化”方向的技改项目,市财政给予10%的奖励补贴,单个项目最高奖补200万元。二是用活工业技改基金政策。今年起,市里设立了5亿元工业技改投资基金,采用市场化项目投资的方式,集中支持“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项目,重点投向百项重点技改项目和“231”产业集群企业项目。三是用足技改项目贷款贴息政策。为更好发挥银行支持技改项目的作用,刚刚出台的《关于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规定,对技改项目银行贷款给予财政贴息。对列入省级重大工业技改项目,在省财政给予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35%贴息的基础上,市、县财政各按照LPR的10%再给予支持,最高3000万元;对列入市级重大技改“231”产业集群项目,市、县财政各给予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20%给予贴息,最高1000万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徐斐本报通讯员扈可可“企业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亦退”。这是济宁碳素人的座右铭,也是推动企业转型发展的...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