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 坤 本报通讯员 袁晗文
3月28日,忻城县红渡镇三合村,水柜枯竭。50多岁的村党支书潘显达,挑着一担水,沿着崎岖山路艰难前行;到五保老人唐月英家时,已汗流浃背、气喘吁吁。“谢谢你给我送来了救命水!有你们在,我们不慌。”唐月英激动地说。
旱灾来临,党员冲在救灾一线。类似的场景、类似的语言,在来宾市抗旱一线比比皆是。
忻城县大塘镇大塘社区党总支部从3月25日开始,每天用拖拉机给受灾严重的唐宁屯群众拉去35桶生活必需用水。木兰村党支部组织党员通过用摩托车运水的方式,每天派5位党员给受旱严重的龙佳屯送水,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
兴宾区良江镇龙安村党支部书记卓桂梅,发着高烧仍组织动员1000多名党员和群众给龙安村、中团村万亩蔬菜基地挑水淋菜。
武宣县二塘镇朗村党总支部组织党员群众投入抗旱设备300多台,建设输水沟渠2400多米,投入抗旱资金近10万元,抗旱浇灌面积达6000多亩,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干旱威胁。
合山市岭南镇里仰村里朝屯一覃姓党员遵照自身在开展“党员亮身份承诺服务活动”中作出的“尽自己的能力为身边的人做好服务工作”这一承诺,在抗旱工作中每天组织4名入党积极分子轮流分早晚两次为本村“空巢”老人抽水、挑水,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和群众的承诺……
连日来,来宾市各级党组织还结合自身实际,以多样主题活动推动抗旱救灾工作。市直工委在市直单位党组织中开展了“城乡同命运,抗旱保民生”主题活动,组织市直单位与行政村开展结对帮扶,统筹城乡资源共同抗击“旱魔”。象州县马坪乡开展了“支部树标兵,党员亮身份,共抗自然灾”活动,参与党员达400多名。(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兴宾区农业系统的党组织选派63名农业科技人员,组成10个党员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抗旱、科学安排农事、及时抢栽抢种,并围绕当前春耕生产开展实用新技术培训,举办培训班418期,培训农民3.08万人次,完成春种作物面积76.65万亩。
自从旱情发生以来,来宾市各级党组织组建了“党员抗旱先锋队”、“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旱区为群众出主意、想办法、解难题。来宾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庞标益说,群众的疾苦是无声的命令,组织的召唤是行动的号角。各级党组织在抗旱救灾这场硬仗中,充分发挥坚强战斗堡垒作用,为确保群众不因饮水安全问题而伤亡,确保不因缺水而出现群体性事件,确保不让一头大牲畜因缺水而死亡的“三个确保”目标的实现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闻推荐
本报合山讯(记者/陈坤)截至7月11日,合山“7·2”煤矿事故还有12人被困井下。上午9时,救援抢险指挥部介绍,目前有3名矿工最有生还可能,他们被困地点是“主下山”-240水平巷上的24051运输巷。截至当...
合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山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