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韦慧兰 本报记者 陈 坤
金秋时节,西江“黄金水道”上游的桂中大地,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今年以来,为确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3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任务,来宾市委、市政府周密部署,在全市上下掀起了一波波项目建设热潮,国庆节前后,全市计划开工、竣工重大项目将达29项,总投资达53.92亿元。
如今,广西水利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一期工程正式开工,项目总投资26.01亿元,桂中人民千年企盼即将梦圆。
6月份才动工建设的标准厂房区,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2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主体封顶,创造了来宾市项目建设史上高质量、高标准、高速度施工的“来宾速度”。
今年春开工、总投资约25亿元的“桂中水城”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总长约60公里的渠道,有望春节前实现引水入城。
这一幅幅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数字,显示了来宾市项目建设的力度和速度。
2010年初,该市就确定了工作目标:以项目大攻坚、工业大推进、城建大会战、民生大改善为重点,认真开展“项目建设年”、“服务企业年”、“环境建设年”、“全民创业年”活动。市委书记张秀隆、市长杨和荣多次在会上强调,项目是发展的核心,一个地方项目建设的力度和速度,决定着这个地方发展的速度和高度。全市上下积极主动为项目业主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形成了谋大事、抓项目、促发展的良好态势。
从1月份开始,来宾开展“对接长珠闽,引企入来宾”的招商引资大会战活动,市领导亲自率队远赴东莞、深圳、北京、佛山、福建、江浙等地,召开了16场投资环境推介会,主攻重点产业、重点领域招商。上半年全市新签意向招商项目106个,意向投资额168.4亿元;新签招商项目合同160个。
今年以来,市级开展了2次重大项目联合审批,共对接项目114项,项目总投资60亿元,其中现场办结105项。实行市领导联系项目制度,全市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共96项,完成投资22.3亿元。
与此同时,项目融资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充分利用市城投公司、工投公司、交投公司、教投公司、水投公司、担保公司六大市直国有独资公司的投融资平台,先后与金融机构对接,上半年完成和签订贷款融资合同项目50多个,资金到账总额超过32亿元。
为让招进的项目留得住,能发展,来宾市从项目开工、建设到投产,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跟踪服务、上下联动、密切配合,形成了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建立了定挂点领导、定帮扶单位、定帮扶措施、定项目责任人、定进度目标的“五定”目标责任制;完善了项目台账、定期督查、倒排工期等多项制度,并通过产业链的延伸与整合,着力建立产业链式发展模式,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让企业在相依相生中寻求更稳的发展基点。
智慧在集结,资金在集结,项目在集结。该市文化艺术中心、华侨大道工程、红水河北岸节点景观工程、裕达中央城项目、广西沃沃铝业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高精铝板带箔项目、来宾港宾港作业区二期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已经相继开工,犹如一朵朵奇葩绽放在桂中大地上。
新闻推荐
本报来宾讯又是一年岁末时。来宾市兴宾区城厢乡城厢村的村民汪扬赞又获丰收。“我家种植了6亩甘蔗,虽然今年碰到了持续干旱和洪涝天气,但甘蔗亩单产在4吨以上,按当前料蔗每吨市场联运价450元...
来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来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