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来宾讯 (记者/陈坤 通讯员/莫益路)5月18日,来宾市兴宾区财政局干部梁修田经过一个多月的“公推差选”,连闯8道关口,正式走上副科级领导岗位。与此同时,有5名领导干部因为廉德专项考察中的问题被淘汰。
“对干部德的考察,历来是考察工作中最首要也是最难解决的课题。”该区组织部部长罗祖高介绍,自去年以来,为提高选人用人的科学化水平,选出“德才兼备”的“千里马”,做了一些创造性探索,实行“立体考核”:应用“道德评价卡”考察廉德,“心理测试卡”考察抗压、应变等能力,“业绩考评卡”综合考察业务能力。特别是“道德评价卡”,细化了考察内容,分解为“家庭美德”、“邻里关系”、“生活作风”、“配偶子女管理”、“职业道德”和“廉德”等方面,并根据细分内容,将考察对象的考察范围从“工作圈”拓展到“生活圈”和“社交圈”。然后,对不同的评价对象分门别类,制作内容侧重不同的评价卡。如针对家人则侧重“生活作风”、“家庭美德”等方面的评价,针对上下级则侧重职业道德评价,针对公检法司等部门则侧重“廉德”评价。
去年11月,29岁的兴宾区委宣传部干部韦丽菊通过“公推差选”,走上了兴宾区团委副书记的工作岗位。当初组织部门对她考察时,除了工作业绩和心理素质外,还应用“道德评价卡”对她的“家庭美德”、“配偶子女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考察。她认为,在干部考察中,兴宾区通过“道德评价卡”有效解决了对干部的道德建设“无从考察”、“无法考察”和“考察什么”、“怎样考察”的难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而与韦丽菊同时参加公推差选的一名干部,因与父母关系紧张,不敢让考察人员与其父母接触,而止步“道德评价卡”关口。罗祖高告诉记者,因类似问题止步的干部共有5个。
据悉,在去年和今年的换届和任前考察中,兴宾区运用“道德评价卡”、“心理测试卡”、“业绩考评卡”对76名原任科级领导干部、28名试用期满领导干部、27名经“公推差选”新任领导干部进行了专项考察,实现了“领导干部满意、组织满意、群众满意、邻里满意、家庭满意”的“五满意”目标。该区在今年5月自治区开展的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中,各项指标均稳中有升,总体满意度提升了20位。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卢彬彬本报通讯员莫益路金黄的稻谷铺满七月的大地,又是一年“双抢”时。来宾市兴宾区桥巩乡吉林村的陆光北开着新买的收割机隆隆地驶过自家的田地。看着机器像“剃头师傅”的...
来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来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