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花卉让卢国贝年轻快乐。卢国贝一家回到老宅一起种花。
8月,不是种玫瑰的季节,也非采摘玫瑰的季节。8月22日,在那个艳阳高照的午后,前往来宾市兴宾区三五乡北宾村的路上,隐隐可嗅到空气中的稻草香。靠近北宾村,卢国贝种植花卉的故事,如玫瑰般绽放开来,香气四溢。
句句不离种花
从良江镇前往北宾村,由于多半道路还在修建,开汽车大约需要40分钟才能到达。车子行至进村的一个高坡,卢国贝难掩兴奋之情。他说,这是正在修建的高速路口,如果高速路修好了,从北宾村去广州卖花将很方便,他们全家以及村上种花的其他村民,都期待这条路早日竣工。
卢国贝决定带我们先去一个地方——凤凰村。在凤凰村,卢国贝有一片花田。花田就在进村的路边,面积不算太大,白色的透明薄膜下,花田被分成长方形,整齐地排列着。只是,田里的花不多。
8月,既不是栽种的季节,也不是收获的季节,田里零星的玫瑰和非洲菊,是采摘季节后留下的。玫瑰有深红和粉红,非洲菊的颜色最丰富。光看散落田间的花朵,已能想象收获季节的美丽景象。
卢国贝领着我们走进花田。虽然脚上穿着皮鞋,他依然毫无顾忌地跳到泥土上,然后快乐地摘起非洲菊。不一会儿,他的手上已经拿着一束各种颜色的非洲菊。摘花过程中,卢国贝一直笑容满面,记者夸他“比同龄人看上去年轻”,他高兴地回答:“整天和花打交道,能不年轻吗?”
卢国贝有些遗憾,我们没能看到花儿最多的时候。不过,他还是兴奋地介绍起种花的经验。例如卖上价钱的玫瑰,枝干必须有70厘米长,而且含苞待放。至于非洲菊,这是一个高产的花类,不仅颜色丰富,采摘也简单,最重要的是,这种花耐看,广受欢迎,销售情况完全不输玫瑰。
离开凤凰村的花田,距离卢国贝的老宅还有几百米,车子驶在一条直直的路上。道路两旁是稻田,一望无际。卢国贝时常遐想:如果能租下这片农田种玫瑰,那该多好!说着说着,汽车驶进村庄,一栋砖砌的平房映入眼帘——卢国贝的老宅到了。
身为种花人,卢国贝果然句句不离花。
才刚坐定,卢国贝又迫不及待地聊起卖花经历。有一次,他开了近10个小时的车赶到广州花卉交易市场。放眼望去,市场里都是新鲜采摘的花卉,阵阵花香沁人心脾。那天,卢国贝运去的一车玫瑰,卖了不错的价钱,返程时车厢依然残留花香……每每想起这些卖花经历,他都兴奋不已。
农民的玫瑰梦
现年45岁的卢国贝“邂逅”玫瑰且结下不解之缘,要从33岁说起。
30岁之前,卢国贝尝试过很多行业,他涉足过建筑业,做过煤生意,还像其他村民一样种过甘蔗。2001年,卢国贝独自前往云南昆明打工,他从事的正是花卉种植和护理。在北宾村出生、成长的他,第一次和美丽的花朵亲密接触。那一年,他爱上了玫瑰,爱上了种花这个职业。
玫瑰,不仅让卢国贝心情愉悦,更让他看到致富的商机。一个关于玫瑰的发财梦,在他的心田萌芽生长。正因确定这个创业方向,卢国贝学得更细、更专。一年后,掌握一整套种植技术的他,前往广州租地种花。遗憾的是,出租地出了问题,即将收获的玫瑰还没来得及采摘,9亩花田化为平地。
卢国贝想到自己的家乡。“来宾的气候和广州差别不大,种甘蔗和水稻的地,能不能种玫瑰?”尽管想法不被亲友看好,卢国贝还是决定一试。当时,相濡以沫、携手走过10多年的妻子韦小京,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韦小京当时还不懂种花,但她相信丈夫的眼光,相信他的选择。
卢国贝返回家乡,用一块不大的地做“试验田”,开始种植玫瑰。他的第一批玫瑰收成不错。卢国贝忐忑不安地将玫瑰运到柳州市区销售,一到花鸟市场,玫瑰被抢购一空。试验成功给了他很大的鼓励。第二批,第三批……卢国贝的玫瑰不仅供给来宾、柳州的市场,还销往桂林和广州。
卢国贝自认“我的胆很肥”,一旦确定方向,只会勇敢向前。他的花田不断扩大,同村的田,邻村的田,或是更远的地方,他的玫瑰在各处含苞待放。最多时,卢国贝承包的花田,面积超过100亩。花田面积在增加,卢国贝的种植品种也在增多,他开始种非洲菊,尝试种康乃馨、勿忘我……
那几年,无论多忙多累,无论皮肤被晒得多黑,卢国贝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他深知,微型车上装的一束束玫瑰,价值远超大卡车上的甘蔗。一边闻花香一边挣钱,卢国贝沉浸在创业的快乐中。
经过努力,卢国贝收获了很多荣誉。他先后获得自治区颁发的“劳动模范”称号,成为广西创新计划2010年度“科技种养能手”……他还成立了来宾市玫瑰花种植协会,带领更多村民种花致富。
2013年,在共青团中央、农业部《关于表彰第八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决定》中,卢国贝在表彰名单中看到自己的名字。这个新近获得的荣誉,让他格外兴奋。他把表彰名单下到自己的手机,向记者展示时,脸上分明闪着光,“这是我得的最重要的一个荣誉!”
同甘共苦,一起圆梦
玫瑰的馨香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孰料,卢国贝的大片花田遭遇了一场灾害。
2010年6月,一场水灾让卢国贝的玫瑰梦摇摇欲坠。那场水灾,卢国贝遭受了人生的一次重创,损失严重。卢国贝坦言,时隔3年,曾为扩大花田借下的贷款,至今仍有一部分没还清。这次损失对卢国贝以及对他家庭的冲击,影响至今。直到今年上半年,一家人才稍稍缓过来。
卢国贝位于北宾村的老宅,是1993年建的。房屋已有年份,看上去有些显旧。可是为了种花,一个月前,全家从来宾市区搬回老宅。卢国贝的女儿都已出嫁,现年25岁的儿子卢家利,带着还在坐月子的妻子一起回老宅。沉静许久的老宅,重新变得热闹起来。
8月22日下午,天气炎热,采访不得不从屋内移到屋檐下。正聊着,卢国贝的妻子韦小京刚从地里干活回来。虽然已经靠种花营生,韦小京还是守着家里的几亩地,坚持种水稻,吃自家种的米。
韦小京20岁嫁给卢国贝,无论丈夫做什么生意,她都全力支持配合。除了生意上帮助丈夫,她还把儿女教育成人,直到儿女成家,她肩上的担子才稍稍变轻。本以为能偷得一时闲,谁知卢国贝的事业遇到困难。身为他背后的女人,韦小京能做的是帮他把花田打理好,和他一起期待来年的丰收。
儿子卢家利已为人父,曾经淘气的他,如今已成熟懂事。自从和父亲一起创业,卢国贝把种花技术传给了儿子。经过几年的学习,卢家利已能独当一面,所有的突发状况几乎都能应付。到外地送货的“任务”,也多由卢家利完成,他已经成为卢国贝的重要帮手,更是他寄予厚望的接班人。
8月过后,花田将陆续开始打理,繁忙的季节又将到来。回到北宾村老宅的家人,已经做好和卢国贝一起吃苦的准备。卢国贝的左腿有伤,一到雨天就会酸疼,家里的重活他很难帮上忙。可是身体好的时候,他还是会和家人一起下地,或是夜间守在田边,只为等水灌溉自家的稻田。
债务在身,卢国贝难掩内心的压力。可是再焦急、再苦恼,问题都要一个个解决。谈到未来,卢国贝说,他至少还要种10年花。花卉种植已经走进他的生命,虽然有过失败和损失,他和家人依然坚持这条致富路,坚持他们的玫瑰梦。
离开北宾村,已是傍晚。
返程途中,卢国贝和记者聊起他的妻子。关键时刻妻子对他的支持,令他十分感激。贷款扩大种植面积,韦小京毫不犹豫地和他去银行办理贷款;花田遭受损失,妻子鲜有埋怨,更多的是安慰和帮助……卢国贝坦言,因为有妻子的支持,他将继续坚持“胆肥”本色。
不同的是,继续玫瑰梦的日子里,他会把家庭摆在首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再让家人担心。今报记者韦黎 文/图
活动策划:洪静
新闻推荐
今报柳州讯(记者谢永辉)第十二届全运会的比赛正在火热进行中,广西代表团当中共有21名柳州籍运动员参加多个项目的比赛,其中奥运冠军陆永、“亚洲女飞人”韦永丽、艺术体操名...
来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来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