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新闻 合山新闻 象州新闻 武宣新闻 忻城新闻 金秀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来宾市 > 来宾新闻 > 正文

醉美壮乡 精彩覃塘——覃塘区“三月三”民俗文化活动剪影

来源:贵港日报 2015-04-22 04:46   https://www.yybnet.net/

壮家少女给来宾献上五色糯米饭。(潘金强摄)壮家阿哥把绣球投入篮中,寓意“球入福来”。(陈榕玲 摄)壮家阿妹搭台对歌。(陈榕玲 摄)跳起竹竿舞,欢乐度节日。(李园园 摄)“非遗”展演——古老的文化吸引男女老少。(李园园 摄)瑞狮动起来,巨龙舞起来,迎接远道而来的宾客。(李园园 摄)轻歌曼舞庆节日。(张庆杰 摄)美国歌手倾情演绎引爆全场。(潘金强 摄)舞狮表演惊心动魂。(张庆杰 摄)越野车场地表演活动,上演壮乡版“速度与激情”。(潘金强 摄)一年一度“三月三”,覃塘壮乡歌如海。4月18日至21日,覃塘区在樟木乡设主会场,在蒙公、东龙、覃塘、三里、石卡等乡镇分别设立分会场,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在弘扬壮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为全市人民及外地游客送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

樟木乡: 壮族文化魅力十足

本报讯 (记者潘金强 通讯员黄秀成)4月18日上午9时,樟木乡第四届“三月三”文化艺术节在乡民族文化体育中心开幕,从而拉开了覃塘区“三月三”民俗文化活动的帷幕。

作为覃塘区“三月三”活动的主会场,樟木乡文化艺术节内容丰富多彩。民族体育活动最热闹的当数“大象拔河”比赛,只见“大力士”们身系红绳,弯腰弓背,个个赤脚上阵,手脚着地,使出浑身解数都想击败对方,别开生面的“大象拔河”赛让大伙欢笑声不断。这头阿哥们“大象拔河”比赛热闹非凡,另一头阿妹阿姐们的“顶竹杆”活动呐喊助威声也此起彼伏,而“走板鞋”考验的则是团结和配合。此外,壮族体育竞技活动还有射弩、抛绣球、猜谜语、舞龙、舞狮子等,一个个极具民族特色的活动,让大伙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

下午1时许,樟木乡第四届“三月三”文化艺术节文艺展演在壮族舞蹈《迎客舞》的欢快旋律中拉开帷幕。樟木文艺队、东龙文艺队搭起山歌擂台,两队你来我往,淳朴的语言、精彩的对歌让观众笑得前翻后仰。来自美国的AMY用英文演绎的《冰雪奇缘》插曲和用中文演唱的《回家》引爆全场,把活动引向高潮。

东龙镇: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本报讯(记者李园园 见习记者蒙思婷)4月18日,以“壮乡儿女齐追梦·醉美民族三月三”为主题的覃塘区东龙镇2015年“三月三”民俗活动在该镇农昌村田蓬屯激情上演。

中午12时,田蓬屯进村路口的竹门楼上大红灯笼高挂,彩旗飘扬;伴着敲锣打鼓声和壮佬八音,两对舞龙队和舞狮队分别在道路两边舞动起来,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汇聚在荷塘边的榕树下。今年该镇除了保留往年传统的以壮话山歌为主的文艺演出外,还新增几个环节,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通过展示东龙的彩灯制作、师公戏、木偶戏等,引起更多人关注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文艺制作。

13时许,“非遗”项目大展演开始。壮族师公戏、东龙彩灯、东龙掌杆木偶戏同时上演,精彩纷呈。身着大红袍,戴上木质面具,一唱一跳,该镇大同村的师公戏代表性传承人何家前和3位同伴向大伙展示了2011年被列为自治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壮族师公戏。经过十多天的日夜赶工,东龙彩灯第五代传人潘闪权和父亲潘铁明终于赶在活动前将一盏活灵活现的彩灯赶制了出来,父子俩还现场展示彩灯制作工序,吸引了不少观众。“我同只小疥,处处人都恨,讲我神舌头,近哪个都嫌……”“广西山歌王”覃如贵和他的壮话木偶剧团表演的《神舌头》取材于日常生活,唱作俱佳的表演惹得在场观众哈哈大笑。

除了“非遗”项目展演,活动现场还有传统手工编麻绳工艺展示、壮歌对唱表情怀、民族歌舞大联欢、全民竞技乐融融等活动,让现场的观众尽情享受这场民俗盛宴。

蒙公乡:山歌唱响“中国梦”

本报讯(记者李园园 见习记者蒙思婷)4月21日下午,蒙公乡2015年“欢歌三月三·唱响中国梦”民歌文艺汇演, 在新岭村灵龟宝山文化广场举行,给覃塘区“三月三”民俗文化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

文艺汇演在蒙公文化站文艺队一曲喜气洋洋的民族舞《张灯结彩》中拉开帷幕。古山小学孩子们带来的极具民族特色的《竹竿舞》,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新岭村文艺队演唱壮话山歌《打造名村》的四位姑娘一上台就吸引了全场注意力,台下观众被她们的滑稽表演惹得捧腹大笑。

与这些当地“草根”演员带来的节目交错进行的,还有此次文艺汇演嘉宾南宁大地之歌艺术团带来的妙歌热舞,《草裙舞》让乡亲们领略了一番夏威夷风情,舞蹈《激情热舞》动感十足,女声独唱《我要飞》激情高昂,小品《我要当明星》通过丰富的动作和夸张的语言引来了现场一波波的欢乐浪潮。

4月20日和21日,覃塘灵龟宝山“荷花杯”越野车场地表演活动在蒙公乡新岭村新归屯举行,精彩纷呈的壮乡版“速度与激情”,给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攒了不少人气,抢了不少风头。

覃塘镇:祈福“三月三” 

本报讯(记者陈榕玲)隽秀的双鸡山在春光中笑意盈盈,热情好客的壮族同胞已备下香喷喷的迎客酒,唱起了优美动听的山歌,喜迎八方来客共同祈福“三月三”。4月18日,覃塘镇“三月三”活动在姚山村群山屯双鸡山脚下举行。

上午9时,只见双鸡山山门处两名盛装的壮族姑娘分别拿着一根草绳的两头站在山门两侧,草绳上栓着五束青草绿枝,是为“结草立界”。山门处备好了迎客酒,一有客人到来,姑娘们便齐声唱起“蒙斗尼,都喜欢!(你来这,我们欢迎!)”。客人需对歌“高斗尼,辛苦苏!(我来这,辛苦你们!)”,客人喝了酒才能进入立界内。

进入山门后,路中间放着五桶柚子水,十名盛装的壮族妇女分站路两边,客人来了就拿起柚子枝边向客人洒水边唱迎客歌,是为“客沐甘露”。客人净手后方可跟随当地壮族族长和穿着节日盛装的村民进行下一个祈福环节“球入福来”。

相传古代贵港壮族有“绕花求偶结善缘”的风俗,“三月三”人们到山上绕花而歌,唱完后摘一朵回家供着祈求平安幸福。姚山村位于覃塘莲藕核心示范区内,当天的“三月三”活动群山村民别出心裁地举行“绕荷求偶”、“拜祭三姐”的祈福环节。族长手举叠碗带着锣鼓手,敲锣打鼓地带领族人和客人绕着六盆莲花走“福”、“寿”字形,祝福人们幸福安康。接着,四名壮族小伙抬着一个巨大的木桶装的五色糯米饭被摆上了供桌,彩蛋、水果、鲜花围绕着糯米饭,族长点燃香烛,壮族同胞祭拜歌仙刘三姐的祭祀活动正式开始,人们虔诚地三鞠躬,祈求年年五谷丰,岁岁唱欢歌。

随着山歌唱响,文艺演出拉开帷幕。动听的山歌唱起来,欢快的舞蹈跳起来,群山屯沉浸在快乐的海洋里。

三里镇:传统山歌“接地气”

本报讯 (记者张庆杰 见习记者蒙思婷)4月19日下午,三里镇举办了一场民族风情浓郁的“三月三”文化艺术节,山歌对唱、壮族舞蹈、土话小品等节目吸引了周边乡镇的壮族群众。

三里镇山歌文化经久不衰,唱山歌也是“三月三”的传统。“唱得清楚群众也喜欢听,唱的都是心里想的,心里想什么就唱什么!”参加表演的壮族同胞黄丽珍说,自己唱了十几年山歌,歌词都是自编,镇上的男男女女经常相约一起来唱歌。

伴随着高亢悠扬的壮族音乐,身穿民族服饰的13名表演者拿着绣球在台上跳起舞来,这是由覃塘区舞之韵舞蹈队带来的壮族舞蹈《绣缘》。队长黄奕萍说,此前大家已经排练了20多天,上台前还精心准备了一番。小品《理发》和《傻女相亲》都是用本地土话表演,十分“接地气”,把观众逗乐了,台下不时发出阵阵笑声。

“我们那边都没有这种活动,在这里我连续看了几年“三月三”活动,表演很有特色,我挺喜欢的。”来自重庆的王永亮说。

石卡镇:山歌唱到家门口 

本报讯(记者张庆杰 见习记者黄远会)4月18日下午,一场独具本土特色的“三月三”民族文化活动在石卡镇鹤心村垌心屯拉开帷幕,精彩纷呈的舞狮、舞龙、舞蹈、小品、山歌对唱等节目给观众送上了盛大的视听盛宴。

下午两点,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声响起,一头活灵活现的“狮子”闪亮登场,并表演了腾跃梅花桩、高杆采青的惊险动作,随着舞龙队横空出世,一条色彩鲜艳的彩龙在舞台和人群中穿梭,让观众应接不暇,拍手叫好。

演出进行一个小时后,覃塘区音乐舞蹈家协会会员黄翠莲献唱一首贵港市原创歌曲《珠江西江韵》,优美动听的歌声唱出了壮族人民的自豪感。接着,小品《找歌星》把石卡镇文化艺术节表演推向高潮,搞笑滑稽的表演深受观众喜爱,引得大家捧腹大笑,现场掌声不断。

“鹤心村垌心屯今年是第一次举办‘三月三\’活动,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看到演出,很好!”现场村民欣喜之余赞不绝口。

新闻推荐

荷美覃塘 别具风情

...

来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来宾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醉美壮乡 精彩覃塘——覃塘区“三月三”民俗文化活动剪影)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