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1985年,杨世亮结婚了,他把自己在天堂屯的经历告诉了爱人吴娟金,并希望她以后能时常去看望樊妈妈。吴娟金听了很受感动,她觉得丈夫通情达理,心地善良,便爽快地答应丈夫以后一起孝敬老人。
而后,杨世亮夫妻每年都会抽空去来宾看望樊运连,后来有了儿子、孙子,他们也带着后辈们去拜访樊运连,每次都给老人带上礼物。“在那个生活艰苦的年代,妈妈有什么好吃好喝的都忘不了我,现在我们有能力了,就要回报老人,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杨世亮笑着说。
杨世亮的举动也深深影响着樊运连的5个子女,他们以杨世亮为榜样孝敬父母,善待老人。樊运连说:“我的小孩都很喜欢他,他就是孩子们的‘大哥\’。”
后来,吴娟金把这个故事整理记录在本子上,以表达对丈夫的爱慕与支持,而这篇日记的标题就叫《“天堂”母爱》。“我希望孩子们也能记住这份恩情!人家对我们好,我们也应该对人家好!” 吴娟金哽咽地说,老妈妈很伟大,没有她的帮助就没有杨世亮的今天啊!
《“天堂”母爱》中,有这么一句话:“虽然岁月流逝往事如烟,但我从不敢忘却曾经帮我渡过难关的恩人,此情贵如金永驻心间,大爱厚如山代代传扬!”
一份真情 三十三载情牵两家
随着杨世亮两个儿子相继考入大学,杨家人的日子开始过得紧张起来。2006年11月,夫妇俩为了增加收入,用卖杂木得的钱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干起了“收废品”的行当。也就是在这一年,杨世亮决定以后每月给樊妈妈汇去两三百元的生活费,把她当成自己的母亲来赡养。
“这个生活费期间也中断过。”杨世亮不好意思地挠挠头。2007年,长年劳累的杨世亮患上了结肠癌,住进了医院,但是他怕樊妈妈担心,并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她。
“那段日子真的很艰难,做手术的钱还是问我哥哥借的。”吴娟金回忆过去十分感慨。身体好些后,杨世亮怕樊运连生疑,在生活费间断两个月后,又继续把生活费给老人寄了过去,还打电话安慰老人自己只是因为工作太忙。
“三年后,看到他换衣服时露出的伤疤,我才知道他得了这么大一场重病,当时难过极了。”樊运连眼圈湿润,在她眼里,杨世亮就是一名孝子。樊运连也时常惦记着杨世亮,有时会在小辈的陪伴下到上林去看望“儿子”。
杨世亮曾提出把樊运连接过来赡养,但老人舍不得离家婉言谢绝了。为了让“妈妈”来上林“走亲戚”的时候住得舒服,杨世亮决定在自己家的庭院里栽花种树,美化环境。夫妇俩忙活了起来,种上了玉兰树、金花茶、黄花梨、南洋松、红豆杉、凤尾竹等,小院里满眼绿树鲜花。
“‘妈妈\’看到后可高兴了,说以后会常来小住,我们也开心”。杨世亮最大的心愿就是让老人晚年健康、幸福。
救治之恩,培育出浓浓亲情,杨世亮三十三载报恩不辍,用自己的一生谱写了一曲感恩孝道的动人乐章。
本报记者田艳 实习生梁倩萍
新闻推荐
当地时间2月29日,因凡蒂诺(中)在友谊赛中展示脚法。新华社发据新华社日内瓦2月29日电 刚刚当选的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29日以一场足球友谊赛的方式开始履新,至于他的薪酬问题则先放...
来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来宾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