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新闻 合山新闻 象州新闻 武宣新闻 忻城新闻 金秀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来宾市 > 来宾新闻 > 正文

情牵丝路大地飞歌第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晚会上各民族

来源:南宁日报 2015-09-23 09:18   https://www.yybnet.net/

▲“情牵丝路·大地飞歌·2015”第17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晚会上各民族欢歌起舞。本报记者梁枫 摄?晚会上精彩表演。

本报记者潘浩 摄

“情牵丝路·大地飞歌·2015”第17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晚会于9月17至19日在南宁人民会堂连演3场,受到了市民和中外来宾的普遍赞赏。那么,该如何从晚会中汲取经验,繁荣南宁文化演出市场?传统民族文化如何走出广西?本土文化如何走出去?就这些问题,本报记者对晚会总导演李紫君、副总导演李凯,以及横店集团副总裁殷旭进行了采访。

晚会展示民歌时间跨度和地域广度

本报记者(以下简称记):“情牵丝路·大地飞歌·2015”晚会精彩落幕,作为主创人员,两位导演给这台晚会打多少分,哪些部分是您最满意的?

李紫君:作为南宁人,对晚会连续3天上演感触很深。从1999年第一届到今年的第17届民歌节,可以说今年是南宁人自己做的一台“大地飞歌”晚会,这种感觉完全不一样。

今年,我们从“大地飞歌”创意、策划开始,就坚持还原民歌的本体,把民歌还原到民间,还原到百姓中间。从晚会3场效果和反应看,这一点,我们做到了。

李凯:像余音绕梁三日一样,“情牵丝路·大地飞歌·2015”那些美妙的歌声,还在我耳边回响、回荡。除了成功之处,其实我们也在总结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如果再给我们一次机会,我希望创作时间能拉得再长一些,这样就可以跑到深山里,跑到原生态民歌海洋里,去挖掘更多好的民歌,并加以编排、创作和呈现,让这些散落在民间的中国优秀民歌得以在“大地飞歌”舞台上传承、发扬下去。

记:那么想问一下殷旭先生,您是否欣赏了“情牵丝路·大地飞歌·2015”晚会?感觉如何?

殷旭:很早就听说过民歌节,听说过“大地飞歌”,但直到今年第17届,才是第一次坐在现场观看。说实在话,我看过很多晚会,觉得都是大同小异,此次也没抱着太多想法,结果看了以后,我深有感触。

这台晚会以民歌为主,但不是传统的民歌串烧、串唱的方式,而是用动人的歌舞、绚丽的舞美灯光以主创团体创意、构思的表现形式等串联起来,突出民歌主题。从观众角度看,因为它所涵盖的民歌的时间跨度和地域广度都很大,从历史上的民歌到现当代的民歌,从原生态民歌到新民歌,或用流行方式重新演绎的民歌,从中国各民族民歌到世界民歌,能让各个年龄段的观众接受和喜欢。

强调互动拉近观众与舞蹈距离

记:“大地飞歌”晚会在南宁有很强的群众基础,每年到了这个时节,南宁人都会去期待这台晚会。“情牵丝路·大地飞歌·2015”晚会的一大亮点,就是与观众的互动性加强,而且节目也更贴近百姓。很多观众都表示,在现场不仅听得很爽,也玩得很爽。这种互动式的演出,能吸引观众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推广的价值?

李凯:做这台“大地飞歌”晚会前,我个人也做过很多旅游演艺。旅游演艺的受众是游客,要求在极短的时间内,让观众融入到剧情、场景里,感受到这方土地的热情,以最快速度来接纳旅游演艺所有传递出来的信息。今年“大地飞歌”晚会就采用了旅游演艺的方式,让观众觉得与舞台、演员没有距离感,从而变成演员中的一员。

强调互动是今年晚会一个很大的亮点,从踏入南宁人民会堂起,观众会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热情,那些美妙的歌声就在观众耳边唱响,你能在很近的距离看见姑娘的微笑,感受小伙子的热情,看到南宁人张开怀抱,“欢迎你到南宁做客”。所以我觉得这样的互动真的恰如其分,也是我做旅游演艺的心得体会。

殷旭:我很同意李凯导演的话,他在旅游演艺方面有很多经验。这种经验搬进剧场,更容易抓住观众。因为剧场相对更封闭,观众能更快地入角色,舞台与观众的距离也更近了,不再像传统那种你是你我是我,我唱我的你听你的。今年“大地飞歌”用这种方式抓住现场观众,非常管用,非常好。

拓展市场重在风情和特色

记: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已经举办了17届,“大地飞歌”这个品牌,在广西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从“大地飞歌”晚会到浓缩了南宁本土文化精华的优秀剧目,比如《妈勒访天边》《百鸟衣》等,我们应该如何去拓展外地市场,让传统的广西民族文化更好地走出去呢?

李凯:横店每天同时有十几台戏在上演,同时又有几万名观众在看他们的秀,他们的秀如何能生存下来,这也是我们要去学习的地方。南宁的精品晚会、精品剧目在艺术性方面当然是很高的,我觉得可以借鉴横店旅游演艺的运作方式和模式。

李紫君:南宁市艺术剧院转企改制后,面对的就是演艺市场。以前大家觉得做好节目,自我感觉良好就行了,现在的改变要从思维开始,打通从创作到市场的通道。我们也希望得到像殷旭这样的专家来指点迷津。

殷旭:说实在话我们也是在探索当中。横店的旅游演艺是完全市场化的,因为要让老百姓自掏腰包买票来看,所以对市场的投入、产出要求十分高了。全国有很多的演艺项目,有的投资并不是特别大,但仍有很高的票房,这里关键就是贴近老百姓。

我觉得有这么几点是要坚持的。第一是浓郁的地方特色。广西的项目“走出去”,肯定要体现广西的地方文化,浓郁的地方民俗风情。第二,观众的眼光也很挑剔,这就要求项目在某个点上有一个独到之处或绝技,或在整个演绎当中有非常光鲜、吸引人的亮点,能够形成一个高潮,让观众有种意料之外的感受。对于这个方面,广西还可以再挖掘一下。大家都知道广西是民歌之乡,南宁做民歌节、做“大地飞歌”晚会还是很有吸引人之处的。下一步可以突出一些绝技,比如对歌,观众现场给一个题目,演员马上用唱歌来回答。第三就是演出过程中不能拖沓,节奏一定不能有空档。刚才我们所说的“大地飞歌”晚会强调互动就很好,有一种产品的意思在里面。

“大地飞歌”晚会是节庆的晚会,可以做一些改造和调整,让它更浓缩、精炼一点,有经典民歌,也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在节奏上包括互动,这样就可以走向全国了。之后,再做一个民歌大展演,从广西出发,再慢慢汇聚全国的民歌,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我们横店也在计划做这方面的东西。“大地飞歌”晚会完全可以在横店的市场推出来。所以,我欢迎南宁的团队,把广西的民歌带到浙江,带到横店。

记:第17届民歌节,除了“大地飞歌”晚会,还有很多精彩的演出,比如绿城歌台等。此外,今年我们还推出南宁舞台艺术精品剧目月月演。对比国内其他城市的演出市场,你们觉得我们南宁的演出市场如何?还有哪些可以进步的空间?

李凯:广西在这方面完全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因为广西的民歌不但是在广西出名,哪怕在全世界,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只要你唱起那首歌来,大家都会知道这是广西的山歌。广西的历史文化资源就摆在那里,就看如何把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机地串成一条美丽的项链,或者雕刻成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去展示给观众。

李紫君:广西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被不断地搬上舞台,也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和认可,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定会更加繁荣发展。南宁的演出市场是有的,市民有欣赏艺术精品的需求,制约发展的是没有相对固定的场地,如果说是真的有个场地,民歌节年年都可以在那里演,其他空闲时间就做“月月演”或者我们本地的精品演出。 本报记者莫俊 韦峭

新闻推荐

绿色发展萌生机 质量为本铸品牌

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重大发展理念纳入“十三五”规划,为今后发展指明了道路,也对企业如何实现绿色和效益共赢提出新的要求。如何在紧抓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实...

来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来宾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情牵丝路大地飞歌第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晚会上各民族)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