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卢彬彬
统一战线是不同社会政治力量的联盟,统一战线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共同理想的感召、共同目标的激励、共同利益的维系。“同心”就是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统一战线存在发展最坚实的根基,是统一战线价值追求最核心的体现,是统一战线鲜明特色的集中反映,是统一战线作用发挥最重要的保障。
近年来,来宾市委统战部调动发挥统一战线优势,整合协调相关力量资源,开展打造“同心”品牌、推动“同心”实践活动,引导统一战线广大成员传承“同心”思想,弘扬“同心”精神,与中国共产党和衷共济,同心同德,同向同行,推动了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薪火相传不断发展。
1 加强引导 励志同心 携手相依
“我们走过风雨,携手相依,为了河山壮丽奋斗不息;我们励志千里步调一致,为了五星红旗传递热力;我们兄弟姐妹不分不离,凝心聚力创造奇迹。”这是来宾统一战线自己填词、谱曲并争相传唱的一首《同心》歌。歌由心生,这首歌唱出了来宾统一战线成员的心声。
去年来宾市三届政协一次会议上,九三学社来宾市委筹委会提交了一份《来宾市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提案,详尽分析了该市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思想现状和社会环境现状,系统提出了教育帮助留守儿童的思路、规划和方法。提案引起市政府甚至自治区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引发来宾各界共同关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九三学社来宾市委筹委会副主委张蕾说,之所以想到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源于市委统战部组织的一次“同心”思想学习教育。在这次学习中,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苏立环诚恳地建议统一战线成员“发挥自身专长,解群众之所难,为推进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张蕾说,能够以自己小小的烛光之热,让留守儿童感受温暖,她感到十分欣慰。
像这样的“同心”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来宾市委统战部近年来共举办33次。为了调动大家学习“同心”思想的积极性、主动性,市委统战部把“同心”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办得形式多样、多姿多彩。召开以“同心同行,共谋发展”为主题的来宾市统一战线各界人士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座谈会,举办统一战线“同心”文艺晚会,编印《“同心同行”主题教育活动学习资料》分发给统一战线成员,召开党外代表人士“同心同行”座谈会、报告会、研讨会,组织党外代表人士探访革命足迹红色之旅,开展“同心”思想专题培训等,还创作《同心》歌曲开展“同心”思想学习宣传。
通过如此鲜活、扎实、频繁的学习活动,引导统一战线深刻领会“同心”思想的本质内涵、价值理论和实践要求,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增强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助推科学发展、服务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去年,自治区党委统战部把来宾市确定为“全区无党派人士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与行活动”试点市。今年6月,全区无党派人士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与行活动经验交流会在来宾召开,对该市教育引导党外代表人士坚持道路、同舟共济、参政为民、传承进步的做法经验进行总结。今年7月,来宾市在象州县寺村镇中团村交趾屯建成全区首个“同心”思想学习教育基地,介绍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奋斗的光辉历程,反映来宾市统一战线紧紧围绕发展大局,发挥特殊优势、贡献智慧力量,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学习教育基地揭牌仅1个多月就迎接全区各地1000多名统一战线代表人士前往参观学习。
2 穿针引线 搭建平台 服务发展
“心同”方能“行同”。来宾市委统战部着重在“同心”上下工夫,在“同行”中求成效,通过创建“同心”品牌示范区,搭建舞台,穿针引线,让统一战线成员积极投身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事业,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一年多来,在服务社会的广阔舞台中,全市共建立“同心”品牌示范区7个,组织统一战线专家服务团下乡92次,邀请60多名专家到各乡镇、村屯开展科技惠民服务活动,把基层急需的文化大餐、农技大餐送到群众家门口。
象州县无党派农艺师韦海燕与甘蔗打交道10多年,是群众认同的“甘蔗专家”。该市今年作出开展“甘蔗生产大会战”重大决策部署后,市委统一战线积极响应,筹资30万元在象州县寺村镇王院村建设“同心”高产甘蔗示范基地。韦海燕主动报名担当基地技术指导。每天奔波往返于县城和18公里外的示范基地之间,指导种蔗新技术、管护示范基地成了她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韦海燕的精心管护下,拔节期示范基地甘蔗单株平均日长2.5厘米,比一般甘蔗提高近0.7厘米,亩产预计提高50%,这意味着甘蔗生长周期缩短,经济收益增长。如今,“同心”蔗田的辐射作用已经初显,仅仅示范基地所在的王院村,种蔗面积由原来的400多亩增加到1000多亩。
覃曦静是来宾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成员,也是全市有名的水果专家,他多次跟随统战部“专家服务团”下乡。在他的指导下,武宣两个乡38个自然村的水果增产10%,品种改良后价格提高70%。
去年2月,市委统战部邀请“广西统一战线专家百人团”成员、广西农科院研究员李立志和文仁德到河里乡指导群众种植大棚西瓜、美国提子。他们为群众送去致富技术,还送去水果种植收益周期数据、网上销售、电话销售等致富信息。如今,河里乡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西瓜乡”。
弘扬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也是“同心”实践的重要内容和体现。近年来,在来宾市各级统战部门的组织募集下,全市统一战线为扶贫济困、助残助学、修桥铺路、抗灾救灾捐资1658万元。在各县(市、区)农村修建一批“同心”路、“同心”水渠、“同心”科技综合楼、“同心”篮球场、“同心”戏台、“同心”卫生室和“同心”广场等等——“同心”花开遍地。
3 握指成拳 汇聚力量 共促和谐
来宾市各级统战部门创新工作思路,在打造“同心”品牌作为整合统一战线资源有效平台的同时,把统一战线成员以及社会各界的力量整合起来,以点带面,推进经济社会建设。
象州县寺村镇喜力村原是出了名的贫困村,村口一棵亭亭如盖的百年香樟树见证了这里村民从石头缝里刨口粮的艰辛。去年,市委统战部与象州县委统战部决定将喜力村建设成“同心”品牌示范区,与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重点扶持。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苏立环,象州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吴银燕多次组织市县两级建设、国土、农业、扶贫等部门到喜力村现场办公,帮助规划和设计道路、水渠、房屋、产业、医卫文体设施,并通过多方协调,为喜力村争取助农惠农资金350多万元。14名非公经济人士还主动为该村捐款43万元。
不但要“输血”还要让群众学会“造血”。在组织各界力量帮扶喜力的同时,统战部邀请统一战线农业专家到该村指导葡萄种植,实施产业扶持。市县工商联主动为该村联络葡萄销售。路通了、技术优了、销路有了,今年,喜力村葡萄园亩产超万元,摘掉贫困村的帽子。今年,葡萄成熟了,村民乐滋滋地送来几十斤葡萄让统战部门同志们“尝尝鲜”。在统战部门和村干部动员下,村民把村头各家的土地无偿让出来,修建“同心”广场和葡萄交易市场,发展农业旅游经济。
如今,有了较大转变与发展的喜力村得到各方关注,周边乡镇村屯的村民纷纷来此取经,而市县两级统战部门则进一步整合资源力量,打造扶贫攻坚“联合舰队”,推进喜力周边村屯整体脱贫。
如同喜力村一样,来宾市各级统战部门积极发挥穿针引线、四两拨千斤的独特作用,整合力量联络八方,为桂中农村群众致富发展贡献力量。今年上半年,来宾市委统战部及各县统战部门扶贫联系10多个村镇,组织邀请各政府部门共同开展“同心”帮扶活动30余次,争取、组织、募集各类建设资金近1000万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陈坤本报通讯员龚坚10月15日,象州县寺村镇岩口村委东岩村,只见离村不远处的山脚下,一排60多间的简易蚕沙室绕山而建,村民陆元文正开着拖拉机把蚕沙往新建的蚕沙室里倒。谈到村里蚕沙室,陆元文...
象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象州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