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新闻 合山新闻 象州新闻 武宣新闻 忻城新闻 金秀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来宾市 > 象州新闻 > 正文

象州:水库移民喜成“工薪族”

来源:广西日报 2012-11-03 18:5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陈 坤  本报通讯员 江永新 龚 坚

“2500元一个月,签正式用工合同,过节还有红包。”10月19日,正在象州县石龙工业园区一家汽车配件厂生产线上忙碌的黄超越告诉记者,工作的地方离家不到20分钟距离,每周都可以回家看老婆、孩子。“等小孩大一点了,让老婆也过来打工,也在家门口做‘工薪族\’。”

黄超越是来自该县马坪乡丰收村委龙座屯的水库移民。和所有水库移民一样,他家田地少,只有3亩地。黄超越的幸运源于全区水库移民增收工程工贸创业园试点项目。去年,象州县石龙工业园作为全区3个试点项目中的一个,争取到自治区移民局资金600万元。这笔资金除了支援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外,还用于培训当地水库移民,方便他们就近就业。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刘桂江告诉记者,水库移民优先接受培训,优先在园区就业。目前,园区就近吸纳务工人员2000多人,其中水库移民近1/3。

“我们村有100多人在工业园区打工,月平均工资近2000元。”石龙镇迷赖村委的水库移民村高龙屯的胡建和告诉记者,全村100多户600多人,大多数劳动力都就近成为“工薪族”了。

“外面工资虽然比家里高,但离老婆孩子远,来回路费高。从性价比上来看,还是在家门口就业好,又能照顾家庭。”曾在广东、浙江打工多年的胡建和说,这得感谢家乡的发展和党委、政府对水库移民的关心。

“有些年纪大的水库移民虽然没有直接进厂就业,但在家里也可以做工拿计件工资。”迷赖村书记罗树民一边介绍,一边带着记者走访了水库移民村沙腰村。在村民黎福兴家,只见近40岁的夫妻俩一边看电视,一边帮一家汽配企业做橡胶密封圈的手工环节。黎福兴乐呵呵地说,闲下来做一点,一个手工费8分钱,既不影响家里的事,平均每个月还能额外创收几百元,何乐而不为呢?

“在沙腰村,这样不出门的打工者有10多个。仅一家汽配厂每个月外包出去加工的产品就有30万个,按8分钱计,厂家将付给村民手工费两万多元。”罗树民幽默地将这些人称为“隐形工薪族”。

新闻推荐

来宾:万名干部服务基层重督查有落实

本报来宾讯(记者/陈坤通讯员/杨天台韦鹤群)“种桑养蚕亩均收益6000多元,可惜病虫害和蚕粪难处理等难题不好解决。”2月18日,来宾市委书记李志刚在象州县寺村镇岩口村边劳动边调研时得知村民们的...

象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象州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象州:水库移民喜成“工薪族”)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