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广生 本报通讯员 龚 坚
日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让象州县许多正在农田里收割水稻的村民心急不已,纷纷飞奔回家抢收晾晒在外的谷子。然而,同是农民的覃福仁却一点也不心急,悠闲地坐在家里看电视。因为他有了一样秘密武器:稻谷烘干机。
走进覃福仁的稻谷烘干机车间,只见一个高达三层楼的方形“大烟囱”竖立在车间一角,几名村民把刚从田里收回来的谷子从编织袋中倒出,经传送装置送入烘干机,烘干后的谷子又从一根粗大的管子中“流”出来。正在烘干车间里干活的村民覃福义说:“烘干的谷子比晒干的质量要好得多,不仅谷子够干,而且干得均匀。”
覃福仁今年承包了村里200亩水田,购买了一台新式插秧机,实现了插秧、收割全程机械化,但10多万公斤的谷子如何晒干入库,也成了难题。刚好遇上国家和自治区均鼓励农民购买稻谷烘干机,覃福仁于上月订购了一台11万元的稻谷烘干机。“国家补了3万元,自治区补3万元,我自己才出5万元。”覃福仁说。
覃福仁介绍说:“烘干机一次可以烘干1.5万公斤稻谷,今年种的200亩水稻产出的16万公斤谷子,估计10多天就能全部烘干。有了稻谷烘干机,今后我要把承包的水田面积扩大到1000亩。”
该县农机局负责人谈到,今年象州共引进了6台稻谷烘干机,覃福仁的稻谷烘干机是象州县乃至来宾全市第一台农民购买并投入运行的烘干机。目前该县的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75.4%,其中水稻机耕和机收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水稻机插水平也达到了31.1%,而水稻烘干机械化还刚刚起步,今后,象州将大力扶持农民购买适量的水稻烘干设备,为真正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打下基础。
新闻推荐
本报象州讯近日,象州县象州镇石贵屯合作社社长陈义每天都接到好几个客商电话,订购他养殖的“跑步鸡”。今年,象州县农村掀起了合作社热,通过发展“果树+家禽等“绿色”立体养殖,打造农业品牌,推动农村...
象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象州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