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忻城讯 “我们农村人也能和城里人一样喝上干净的自来水,真是太好了。”11月26日,忻城县城关镇黄金村新塘屯村民樊顺福水汽最近村里的新鲜事,情不自禁地夸起该县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在樊家院子里,笔者看到一口大水盆,水盆上方的自来水龙头正“哗啦啦”地流出洁净的自来水。在水盆旁边,老樊的妻子正蹲着清洗青菜,乐得合不拢嘴:“村里的自来水厂建成使用了,我们都喝上了干净自来水,饮水、做饭、洗菜、洗衣、洗澡都比以前方便多了。”
黄金村村委会主任卢应林说,以前,黄金村、黄宜村、思耕村三个行政村受地形高、路遥远影响,常常出现县城自来水厂供水不足现象,特别是用水高峰期,群众到处找水,水质无法保障,饮水安全问题成了广大群众最大的“心病”。
为了解决好农村“饮水难”,近年来,该县针对各乡镇各村屯实际情况,建设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单村供水工程、小型供水工程、单户供水工程等饮水安全工程,基本实现“水质达标、水量充足、龙头进户、全天供水”目标。其中,黄金村饮水工程占地总面积为2910平方米,有效解决了3个行政村所管辖的16个自然屯共6467人的饮水问题,切实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据了解,3年来,该县共投资8670.1万元,建供水大小工程104处,解决了农村9万余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被广大农村群众赞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惠民工程”。(蓝春青)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罗侠说起“东桑西移”在忻城的发展,忻城县县长李朝晖代表有喜有忧:“蚕茧大量外流,产品附加值低,桑蚕业停留在原材料生产产业,严重影响产业整体效益的提高,亟须调结构促升级。”忻城是全区“桑...
忻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忻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