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武宣县桐岭镇和律村由党总支部出资15万元,11名党员6户贫困户入股24万元创办了和律村兴农哈密瓜种植合作社。今年9月,该合作社的第一批哈密瓜收入13万元,入股的6户贫困户每户收入9000多元,村集体收入2.7万元。
获得这样的成果,该村党总支部书记何开榜满脸笑容,而他心里再明白不过,这个股份制的产业合作社由党组织出资带着创办,党员、贫困户通过土地、贷款等资源加入股份,它是基层党建堡垒中延伸出来的一个致富平台。
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来宾市基层党建工作也紧紧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展,全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采取强有力的工作举措,进一步推进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推动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选优队伍下基层 引领脱贫强有力
在来宾市下辖的6个县(市、区)中,共有各级基层党组织7751个,党员100369名,而来宾市“十三五”期间有27.3万贫困人口,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压力大、任务重。
以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来宾市首先抓住的是“人”的问题,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推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在延续过去有效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来宾市开展了“党旗领航·机关联企助村”大行动,组织机关单位和所联系的企业共同扶助一个贫困村,使全市247个贫困村都有机关、企业结对帮扶。
基层能不能按时按质实现脱贫致富,关键要看在基层的党组织得不得力。
为保障干部在基层的工作能够立即生效,市委高度重视推动形成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压实各级单位党委(党组)的工作责任。为充实工作力量,市委切实加强党对各县(市、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分别向6个县(市、区)派出抓党建促脱贫工作队,从市直单位选派了12名干部专职抓工作队工作,提升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力、凝聚力、战斗力。
今年9月,在全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农生文强调:“加强党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保障,要加强领导,压实责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选优训强、补齐“短板”、强化“后盾”是主要工作措施,而各级开展的“百优党组织书记”“千名基层干部”“万名农村党员”大培训等活动既各有特色又有的放矢。各级各部门、广大工作队员和“第一书记”用责任心和使命感真正发挥出主力军作用,不断增强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回头看本文开始提到的推广“党支部+合作社(企业)+贫困户”模式,截至10月底,全市共新建贫困村合作组织410多个,争取扶贫资金3000多万元,带动1万多户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增收效果明显。、
党建引领创新 “互联网+”开启新模式
今年6月8日,来宾市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产业联盟理事会成立。“第一书记”产业联盟的创新成立,将把全市“第一书记”和其他电商用产业组织的方式联合起来,结成信息互通、渠道共享、产品同销的同盟,形成产业发展、农产品销售抱团发展的局面。
忻城县古蓬镇龙利村党总支部书记、合作社理事长樊鹏智就享受到了抱团发展的好处。在“第一书记”产业联盟后,他获得帮助并利用财政扶持资金,成功转型为微商和电商,实现与电商平台的无缝对接,仅2个月时间就将黑山羊、土鹅等农产品销售一空,销售额达4万多元。
依托“第一书记”电商产业联盟,来宾市出台了多项帮扶措施,一方面由市财政下拨10万元电商“孵化”基金,用于扶持贫困村合作社负责人、村“两委”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开办网店,实现电商创业;另一方面,多方谋求对外合作,主动傍大腕、借东风,分别与中石油广西来宾销售分公司、三农365、来宾群邀网等电商平台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电商平台入农村。
其实,来宾市在党建工作中探索以“互联网+”的手段助力扶贫攻坚已有一段历史。去年以来,来宾市就积极顺应新常态,以“第一书记”为主力军,探索建立了“互联网+‘第一书记\’+产业脱贫”新模式,将贫困村优势农业资源转化为市场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为贫困村搭建了农产品直供平台,也为精准脱贫注入了新活力。
来宾市注重建强“电商脱贫”队伍,以“第一书记”为主力军,整合大学生村官、农村致富能人等,建立了农村电商队伍。通过组织“电商脱贫”培训班对上千名电商带头人进行培训,推动脱贫攻坚搭上“互联网”的发展快车。
今年以来,“第一书记”产业联盟以联盟的名义组团参加2016年全市农产品春节交易周、“美丽乡村游电商扶贫之旅”以及广西党旗领航·电商扶贫“七一红色购物季”等活动,实现贫困村特色农牧产品销售额达70多万元。同时,忻城县还与阿里巴巴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将在全县范围内建立100多个农村淘宝服务站,有效解决农村“买难、卖难”问题。
党建脱贫“双促进” 夯实基层党建基础
今年以来,兴宾区有46个贫困村软弱涣散党组织已全部落实整改措施,7个因党组织班子书记长期缺职或党组织书记不胜任现职、工作不在状态,被列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贫困村。在经过整改之后,今年8月,该区完成了软弱涣散贫困村党组织书记的调整。
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可谓是一处“羞”,对基层党建而言,“遮羞”如饮鸩止渴,必须不顾情面,以有能力者取而代之。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奉海峰曾对被下派到基层工作的干部提出要求:“你们一定要牢记职责,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保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效果。”
为补齐“短板”,加强村级组织抓脱贫攻坚的基础力量,来宾市针对工作队管理不到位、作用不发挥的问题,市委从市直部门选派干部充实工作队的领导力量,创新在下派干部中实施“星级化”管理,对驻村期间不作为、表现差或不适宜继续任职的严格执行调整和召回制,对不适合、不胜任驻村工作的25名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进行了重新选派和召回撤换。针对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的问题,在全市开展“百村整顿”工作,对摸排出来的软弱涣散基层组织,实行“一村一策”进行整顿。
随着全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的持续深入,来宾市农村基层党建基础得到不断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明显增强。
当前,全市107个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已全部落实了整改措施,整顿工作将在年底前完成,基层党组织整体水平将得到有效提升。村级活动场所和农村党建示范点建设不断深入,全市37个贫困村办公场所将完成新建、改扩建工程;全市90%以上的自然屯建立了屯级“三会”组织,确保把农村最基层组织建成推动扶贫攻坚、社会稳定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本报记者 刘京平
新闻推荐
收费站设“家门口”车主纷纷绕道逃费忻城都乐收费站称,搬迁费用较大,将采取优惠措施
今报忻城讯(记者谢奎)忻城有一座10年前修建的收费站,随着城建的发展,如今收费站距县城仅有一公里,导致不少车主“出门就要交费”,一些司机打起了绕道逃费的主意。事发地点在忻城至合山二级公路...
忻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忻城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