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陈蕾 通讯员徐国涛)“我们要采取多项措施让镇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群众,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这是鹏泉街道负责人经常说的一句话。实际工作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该街道实施了以创业富民、社保安民、就业惠民为中心的“三大工程”,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做到了发展经济和维护群众利益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创业富民工程帮扶群众增收致富
鹏泉街道工业园是街道为汶阳、段盘龙、草沟等7个村统一规划建设的村级工业园,总占地240亩。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18号车间紧张忙碌着,这个车间是工业园最大的一个车间,目前,车间主体框架已基本完工。施工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是3月底来到工地的,1个月时间就完成了17个车间的钢结构安装,5月份安装钢梁、檩条、屋面板等,确保5月底园区18个车间全部完成主体施工。”7个村的负责人纷纷表示,工业园早一天建起来,村集体就能早一天赚钱,所以大家都摽在工地上,争取今年就引进项目、发挥效益。目前,鹏泉街道小故事、泉子、孔家庄等近20个村(居)都兴办了工业园、饭店、超市、服装厂等村办实体,其中,程故事、大故事等村(居)建设的鑫程、鹏程等8处村级工业园已经投入使用,这些工业园在增加村集体收入、吸纳就业、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仅去年一年,8处村级工业园就落户企业60多家,形成地方财政收入上千万元。
社保安民工程解除群众后顾之忧
在汶阳村文化广场,记者见到了正在锻炼身体的刘高声老人,刘老今年小七十了,看上去神采奕奕。他说:“咱老百姓衣食无忧的生活多亏了政府照顾得好。”说着,他掏出了一张鹏泉街道劳动保障部门为老人办理的存折,从存折上清楚地看到老人每个月定期收入了120多元钱。刘老告诉记者,这120多元是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除了这个,他和老伴还加入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就这两项保险,他和老伴每年就可以领到4000多元的保险金。另外,他们这些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每个季度还能从村里领到花生油、面粉、大米等生活用品,每逢老人节、春节,村里还会给老人们发放粮油等福利。据介绍,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鹏泉街道镇域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与此同时,他们不断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把更多的钱花在了群众身上。截至今年4月份,全街道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已覆盖32个村(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在全街道66个村(居)实现了全覆盖;逢年过节,有20多个村(居)向村民发放现金、购物卡、就餐卡、粮油等福利,深受群众欢迎。
就业惠民工程解决群众长远生计
段盘龙村村民许传胜曾经是地道的农民,自从大项目不断在他们村附近落地后,他就当上了工人。如今,老许和儿子成为了莱芜环球汽车零部件公司的职工,老许在公司物业工作,儿子是公司的电工,爷俩早上一起从家里出发,骑自行车5分钟就能到公司,中午,公司还给他们提供工作餐,下午下班后一起回家。老许高兴地说:“在自己家门口的公司上班又方便又体面。”跟老许一样,村子里当工人的老乡有很多,仅段盘龙村就有200多人从事建筑装饰行业,年实现工资性收入400多万元。近几年,鹏泉街道不断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为企业招工,为老百姓择业。建立了务工人员信息库,摸清了务工人员数量、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职业技能、就业愿望等基础信息;抽调了9名工作人员组成了工作组,每月深入高新区调查、了解企业用工基本情况,实时掌握企业用工需求;配备了手机短信群发软件,采用群发手机短信、张贴企业招工通告等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发布招工信息;自正月初七以来,已帮助500多名务工人员与呈瑞粉末冶金、维达纸业等20家企业进行了洽谈,其中,300多人与企业达成了初步就业意向。根据群众的培训愿望和求职需求,开展了钳工、焊工、车工、烹饪、会计、纺织等专业的培训,今年以来,共培训劳动力500多人,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
新闻推荐
莱芜市提出空气污染防治目标,2015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超80%
□土小企业,发现一家取缔一家 □建筑施工单位要采取密闭、喷洒等防尘措施□现有公交车和出租车实施油改气工程 □年底前建成异味处理设施□现有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年底前实施煤改气工程本报讯(...
莱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