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国明 通讯员张加永)7月9日晚22时29分,随着运行人员刘朝霞合上110千伏鹏盘线8111开关,莱芜110千伏盘龙变电站一次送电成功,为莱芜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经济发展新添了一大助力。
据了解,110千伏盘龙变电站位于高新技术开发区泰山路以东、维达纸业以南,是为满足莱芜市大项目建设用电需求建设的应急工程。工程总投资7382万元,主要建设50兆伏安主变2台,110千伏进线2回,10千伏出线24回,线路总长12.13千米。它的建成投运将进一步优化莱芜市110千伏网架结构,满足高新区维达纸业等新上大项目用电需求,为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可靠的电源保障。
110千伏盘龙变电站的建设满足高新区南部负荷发展和解决该地区供电半径长、降低网损的需要。围绕高新区三大支柱产业特别是钢铁深加工产业,引进“一大两高”项目(即投资规模大、高科技、高效益项目)。2009年以来,高新区中东部及南部地区先后引进合同以上项目60多个,总投资接近80亿元,有13个项目投资达到亿元以上,其中强力钢铁、汇源果汁、黑旋风锯业等项目均为莱芜市重点建设项目。尤其是汶阳工业园大批工业项目的建设,用电需求将快速增长。莱芜供电公司紧紧围绕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部署,主动对接重点项目,及时掌握项目建设动态,坚持“项目建设到哪里,电网建设就延伸到哪里”,全力推进电网建设攻坚战。原有的110千伏开发区变电站负荷重,供电半径长,损耗大,无法满足高新区南部新增项目用电需求。110千伏盘龙变电站位于负荷中心,建成后可有效缩短供电半径,降低网损,全面解决开发区站今后负荷增长的供电压力。
作为莱芜市又一座新型智能变电站,110千伏盘龙变电站采用可靠、先进、环保的智能设备及最新自动化技术,采用开放式分层分布式系统,系统设备配置和功能满足无人值班技术要求。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能实现与智能变电站有关的全部远动功能,满足电网调度实时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尤其满足了智能变电站与调度中心的信息传输需求。变电站增加了以变压器、断路器、避雷器为重点监测对象的在线状态自动监测系统,通过电学、光学、化学等技术手段对一次设备转台进行在线监测,实现了设备状态信息采集、传输、汇总、分析及可视化界面综合展示。该站还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纯光学互感器、智能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具备了设备状态预警功能,对于确保莱芜开发区供电可靠性、提升莱芜输变电运行水平、为以后同类型变电站建设降低工程造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的职工就是这样,都是以工程为重,自己的家事总排在第二位。”
110千伏盘龙变电站工程于2012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经时10个月,基本上每天工作11个小时以上,克服设备厂家多、协调难度大、交叉作业多、高温酷暑等困难加快工程进度。时间紧、任务重,建设者的忘我工作,是工程按期投运的关键保证。
7月6日,110千伏盘龙变电站竣工验收正式启动,验收人员力争精益求精,按专业划分成八个专业验收组,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担任组长,按照智能变电站验收规范,对变电站一二次设备、五防闭锁系统、安全设施及运行、土建、消防等内容进行了全面、仔细、深入检查。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详细的缺陷汇总及整改方案,要求施工单位积极配合,限期整改,确保了该站零缺陷顺利投运。“110千伏盘龙变电站是为满足莱芜市大项目建设用电需求建设的应急工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程的建设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是显著的,必将为高新区南部新增项目用电提供坚强电源供应,对区域经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莱芜供电公司副总经理亓效生介绍说。
工作人员检查鹏盘线8111-1刀闸机械位置指示器确在“合”位。
新闻推荐
王良看望慰问坚守岗位的公安干警、消防官兵和一线职工感谢辛勤工作致以新春祝福
本报讯(记者 李玉亮)1月29日上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良看望慰问了辛勤工作的公安干警、消防官兵和一线职工,代表市委、市政府给节日期间坚守岗位的广大干部职工拜年,向全市人民致以亲切问...
莱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