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莱芜市 > 莱芜新闻 > 正文

西窗剪烛话 岳峪 ■博山 李福源

来源:财经新报 2016-10-27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岳峪村位于博山区西北部边沿,与淄川、莱芜交界,四面环山,风景秀美。村东炮辜山,其形尖而灵秀,体圆而浑厚,上覆各种树木。山顶有古庙“七神堂”,何年修建已无可考,据光绪年间石碑记载,光绪25年时,已是第四次重修。七神堂香火极盛,方圆几十里信众都会在庙会日集结于此,热闹非凡。

村西有大顶寨,巉岩峭壁,险峻异常,因其易守难攻,抗日战争时曾是八路军的聚集地。据本村老人讲,当时战争极为惨烈,战士们弹尽粮绝后,就用山顶的石头还击敌人,最后石头也用光了,战士们宁死不屈,跳崖而死。小时候到山顶玩耍,还可看到山顶石头上雕刻的八路军像,旁边有字,却早已模糊难辨。

史书记载,岳峪村于明初建村,因村址形如月牙,故取名“月牙峪”,简称“牙峪村”。有古庙“七神堂”建于村东炮辜山顶,庙里曾有一道士名岳圣在此修行,因其有义行,后人以岳姓而改村名“岳峪村”,延续至今。

岳峪村地处偏远,交通极为不便,是以外界对其知之甚少。上世纪五十年代,这个村却凭着门市部上山下乡的“扁担精神”闻名遐迩。当时的门市部工作人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啥时来买啥时卖,半夜叫门半夜开。”“宁愿自己麻烦千遍,不让群众一时为难。”他们的服务态度赢得了周边老百姓的赞扬,也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1959年,岳峪门市部被推荐出席了全国“群英会”。1973年6月,《人民日报》以“一个深山里的农业后勤部”为题,报道了门市部的先进事迹;同月,中央电视台又拍摄了专题新闻片,播放长达15分钟。

今天的岳峪村,常驻人口已不满百人,且大多以老人为主。但是她昔日的风光必将永久镌刻进历史的画卷,时时为后人铭记。

宋庆法微评

门市部上山下乡的“扁担精神”闻名遐迩。当时还有一句口号叫:“学岳峪、赶路山”——市内流通领域的旗杆、标兵。

高山流云微评

今天的岳峪村,有老人守候,游子不会忘记他们的故乡。

新闻推荐

塑机行业亟待自律和提升

■两会内外塑机行业亟待自律和提升本报讯(记者时玉田朱国梁)“莱芜塑机行业,要加强自律,要通过技术支撑,提高产业整体水平。”2月1日,记者从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提案组了解到,作为莱芜市机械加工业新增...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西窗剪烛话 岳峪 ■博山 李福源)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