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名梅 摄
本报7月18日讯(记者 匡名梅 通讯员 张进)近几天,在钢城区汶源街道官庄村蜜桃种植园内,正值红冠蜜桃品种成熟采摘时,桃农忙着过秤、装车。
“这是我们村7年前引入的优质新品种,亩产大约1万多斤蜜桃,每亩收入2万多元。每年都会吸引上海、青岛等地的客商前来订购。”汶源街道官庄村党支部书记刘邦官说。
官庄村是汶源街道发展蜜桃产业的一个剪影。目前该街道拥有桃园10万亩,年产果品10万吨,纯收入9000万元,成功打造中国蜜桃之乡、黄金桃之乡和“无公害产品”的品牌优势。
该街道工作人员张海燕介绍,围绕十万亩桃园优势,他们打造了“冠世桃花源”项目,以金水河水库为中心,以山、水、桃为主题,建设四大功能分区,将汶源蜜桃融入产业文化。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先后引进一系列新品种,上市期从5月到11月,实现一年四季有鲜桃。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玉亮董婧一个品牌?就是一个行业标杆?一项标准?就是一个竞争利器?随着品牌引领?标准先行的深入推进?『质量强市』战略加速落地生根?企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年初,在省十...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