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农村代课教师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为满足当时的教育教学需要而产生的。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逐步提高。为此,2001年国务院提出了“逐步清退代课教师”的政策要求,这项工作也被提到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兰州市从2007年开始稳步实施此项工作,按照《兰州市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工作方案》有序进行。最近,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引起社会一些方面的关注。日前,记者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对市教育局局长何泳忠进行了专访。
问:你是如何看待农村代课教师问题的?
答:代课教师是继民办教师之后,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进程中及学龄人口入学高峰而产生的。客观地讲,这些代课教师确实缓解了当时兰州市农村偏远地区基础教育教师短缺的困难,解决了兰州市中小学生就学的燃眉之急,代课教师在特定历史时期发挥了特殊的作用。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代课教师的业务素质、专业化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等,影响到兰州市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影响了农村中小学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农村企盼教育公平,学生、家长对此反应十分强烈。因此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是兰州市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
问:兰州市解决农村代课教师的政策依据有哪些?
答: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的政策依据主要为:一是2001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调整优化教师队伍。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教师资格条件,坚决辞退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逐步清退代课人员”;二是2003年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准省教育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意见的通知》要求“农村中小学任教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对未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代课教师,按照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原则,在2005年底前全部予以辞退”。根据以上国家和省上的政策,2007年兰州市结合实际情况出台了《兰州市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工作方案》。
问:兰州市是如何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
答:关于解决代课教师问题,兰州市应该说是非常慎重的,经过了充分考虑、认真研究和多年的调研准备。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解决兰州市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一直非常关心,2005年11月底,按照甘肃省教育厅通知精神,我局对全市农村代课教师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并将调查摸底情况向甘肃省教育厅和市委、市政府作了汇报。2006年1月,市委、市政府要求市教育局、人事局、财政局等部门共同研究,尽快拿出具体意见。2006年上半年,我局在对全市代课教师情况调研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研究,提出了解决方案。2007年9月14日,市委、市政府通过了《兰州市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工作方案》,兰州市采取退补并举的办法,一方面辞退代课教师;另一方面对缺额的岗位积极补充新教师。
问: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的工作原则、范围对象和实施步骤是怎样的?
答:为了积极慎重地解决好农村代课教师问题,我们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择优考录、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在人事编制部门核定的限额内,采取补充和辞退相结合的办法,逐步解决代课教师问题。
我们确定的范围和对象是2005年9月1日前在农村中小学教学岗位任教,由所在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或乡镇政府聘用的目前仍在岗的代课教师。
根据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统计,全市共有代课教师1240人,经最后审核确定,全市符合《工作方案》辞退标准的农村代课教师共计945人。 由此,我们提出用2008、2009两个年度全面完成全市代课教师辞退工作,辞退后出现的教师空缺,从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和具有教师资格的综合类院校大学毕业生中补充。
问:解决代课教师问题有哪些补偿政策?
答:对于农村代课教师辞退后的补偿,我们借鉴了其他城市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的办法,并参照兰州市国有企业职工置换身份每人每年1000元的最高补偿标准制定的。兰州市的这一做法走在了全省前列,得到了有关方面的认可和肯定。具体办法是对被辞退的代课教师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标准为每满一年教龄1000元/人,补偿年限按照截止辞退时的实际任教年限计发。在资金筹措方面,我们提出永登、榆中、皋兰县分别各承担20%,红古、西固、七里河区分别各承担30%,其余由市财政承担。我们认为这个补偿政策既体现了尊重历史、尊重代课教师劳动价值的原则,也参照了各地的做法和兰州市同类问题的解决意见,完全切合兰州的实际。
问:目前,解决农村代课教师的进展情况怎样?
答: 2008年,计划辞退代课教师535人,发放补偿金769.5万元;2009年,计划辞退代课教师410人,发放补偿金共669.5万元。按照市政府逐步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的文件精神,市财政分两批将辞退经费共1117.18万元及时核拨下达到相关县区。
经过市、县区的积极工作,到目前,全市实际辞退代课教师750人,发放608人的补偿金933.55万元。对于个别县区因财政困难、补充教师有困难,致使工作不能按期完成的问题,我们将积极督促这些县区筹集资金、尽快将补偿金发放到位。
问:辞退代课教师后的缺额是如何进行补充的?有哪些政策和途径?
答:兰州市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工作,坚持辞退与补充同步进行的原则,按照缺一补一的原则,充分利用全省选拔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政策,积极补充新教师,以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截止目前,6个相关县区共补充新教师671人。同时,按照甘肃省2009年选拔5000名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的政策,已分配兰州市的330名高校毕业生就业手续已上报省人事部门审核办理之中。
问:对于解决代课教师辞退后的实际困难,将采取哪些措施和办法?
答:实事求是的讲,在代课教师中确有一些较为出色的,能否择优考录,为这些教师提供一个“考录转正”的机会是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但是从目前来看,国家和省上没有明确规定。针对代课教师辞退后的出路问题,我们考虑可从以下几方面帮助解决。第一,针对代课教师中确有一些优秀教师并有继续从教愿望的实际,借鉴外省的有关经验做法,我们将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择优录考”的政策,并结合兰州市实际做好准备工作;第二,对被辞退的代课教师,根据本人的意愿,以技工学校为主阵地开展各种类型的技能提升培训,积极创造再就业的机会,解决其发展问题。培训资金从再就业的专项资金中列支;第三,考虑到这些代课教师都是农民,我们将按照甘肃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在制定兰州市实施意见时,优先将其纳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之中,给予一定的补助;第四,对于被辞退代课教师中有特殊困难的,由各级教育部门调查上报,作为政府救济对象,在社会救助资金中列专项进行重点救助;第五,政府要求各部门高度关注和关心被辞退代课教师群体在再就业、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同时,被辞退代课教师也要积极面对现实,充分理解国家的教育政策,平稳转换角色,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开创新的生活。
在采访结束时,何泳忠局长对新闻媒体和记者提出了真诚的希望。他说,非常感谢各级新闻媒体包括网络媒介对兰州市教育事业的关注和监督,这是我们进一步搞好兰州教育工作的动力之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主管部门的天职,也是社会各界包括新闻媒体共同的责任。希望各级新闻媒体和记者们在宣传报道有关教育问题时,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国家政策的要求、地方的实际以及群众的呼声,为推进教育政策的落实、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全民素质的提高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
新闻推荐
魅力,在“党员先锋岗”绽放学习实践活动让兰州金耐克塑料包装厂取得长足发展
初冬时节,地处皋兰县西岔镇秦王川腹地的兰州金耐克塑料包装厂里,拉丝车间的员工正在熟练地操作塑编工艺流程,紧张而又红火的生产场景,使整个厂区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车间女...
皋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皋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