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充分发挥其龙头作用,是省委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提出的“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市经济圈的崛起,是当今世界区域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实践证明,这种以中心城市为主导、以城市等级体系为依托、以紧密的经济联系为特征的经济社会高度一体化的经济体,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国内外都有成功的范例和经验。在构建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的过程中,作为中心带动主体和省会城市的兰州市面临着难得的机遇,承担着历史的重任。为此,兰州市做了充分的准备,提出了一些大的思路,高起点谋划率先发展方略,令人振奋。笔者根据全省区域发展战略的要求,从树立“都市经济圈”的整体观念,在率先发展中提升中心城市带动功能的角度谈点儿粗浅看法。
一、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出发调整产业结构
都市经济圈是生产力布局的一种地域组织形式,主要从地域的自然资源、经济技术条件和政府的宏观管理出发,组成某种具有内在联系的地域产业配置网。兰州与白银两市地域首尾相接,在历史沿革上几度分合,两市的经济总量在全省举足轻重,且经济结构具有一定的互补性。组建都市经济圈后,两市的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为了更好地发挥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应突出都市圈的要素整合作用,在都市经济圈的框架下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避免各自为政,使要素流动受阻,从而造成产业项目重复建设和闲置浪费。这就需要根据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整体要求,统筹规划,实现产业融合互补,推动经济发展联动,逐步形成具有内在联系的地域产业配置网。考虑到未来的产业竞争不只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单打独斗,而更多地表现以产业链、产业集群为特征的整体竞争,都市经济区域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要在延伸产业链和组建产业集群上下大力气,实现生产要素和产业条件在空间的重新整合,以提高都市圈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产业园区是聚集生产要素的重要载体,应进一步加强园区建设上的合作,进行资源整合,完善基础设施,使园区成为招商引资的平台、科技企业的孵化器和民营经济的创业基地,为产业聚集提供条件。兰州市政协提出的两市联合创办“异地工业园”的建议,应与白银市积极协商,尽早在共同构建产业园区上迈出步子。两市还应就都市圈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进一步交换意见,以期在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的基础上,共同造就支撑未来经济持续发展的增长极。
二、从功能区的视角着眼统筹谋划周边县区发展
都市经济圈是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而形成的,是城市化的产物。经济圈的都市郊区也不再是中心城市的附属,而是经济圈内不可缺少的功能区。因此,应本着城乡一体化的思路,统筹谋划都市周边县区的发展。按照都市经济圈发展的整体要求和各县区的优势,进行功能定位,发展各有侧重 ,逐步构成地域分工协作网络。特别是要通过加快城郊一体化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兰州市提出以覆盖秦王川盆地、榆中盆地和北部山区移山造地主要区域的兰北新区建设的设想,以破解土地制约的难题。这是一个大手笔。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各方配合、统一动作。应发挥都市经济圈的统筹协调功能,采取圈内携手联动、圈外利益驱动的方式,使这一设想变为现实。在点线片面扩张、拉大城市骨节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连接两市对接交融过渡带的发展。皋兰县南与兰州市区接壤,北与白银市地域相邻,具有一线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和一定的经济基础。应按照周边功能区进行统一规划和设计,进行产业布局,使其尽快作为卫星城承接城市中心区“外溢”转移过来的产业和人口。
三、从都市经济圈起步时考虑“同城化”建设
都市经济圈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协调发展提高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战略。其城市个体既合理分工又有机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根据国内都市圈经济发展的历程和经验,如何打破传统行政区划的约束,真正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融合,是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两市应就这些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沟通,以期就一些大的思路形成共识,进而实现抱团发展。国内一些都市经济圈的发展经验表明,“同城化”建设是都市经济圈建设的关键起步阶段。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可以考虑在交通、通信等城市基础设施上先行一步,实现交通共联、电信同区,然后在其它领域逐步推开。都市经济圈是个大战略,要顺利实施这个战略,必须有统一的规划。这个规划的制定,应该有利于经济圈综合优势的发挥,有利于按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统一组织活动,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整合,有利于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的专业化协作。都市经济的发展必然要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共同绘制一个发展蓝图就更显得至关重要。
(作者系省政府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新闻推荐
【本报讯】因妻子出轨,决意离婚的皋兰县农民朱钟祖,面对让自己极尽羞辱的妻子家人,竟持刀将大妻弟夫妇二人砍死,随后在对小妻弟夫妇行凶时,被对方持刀砍伤头部倒地昏迷。今年...
皋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皋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