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皋兰新闻 > 正文

黄河里的“白马浪”

来源:兰州日报 2012-05-22 23:41   https://www.yybnet.net/

在兰州这个城市里生活,周末或者节假日,我大多去省图书馆看书和去书店淘书。去图书馆和书店都要去城关区。从我居住的七里河区建西东路去城关区,最方便乘坐的公交车是109路公交车。109路公交车去往城关区的路途中有一段路是依着黄河而行的滨河路。在这段路途中,靠近黄河铁桥最近的一个站名叫“白马浪”。刚到这个城市里生活的那段日子,我每次乘坐109路车,经过那个地方,听见车上“下一站白马浪”、“白马浪站到了……”的报站声音,感觉有点不知其然,因为在兰州乘坐公交车经历中,别的站名一听就感觉来历很清楚,唯有这个站名听了有些不清楚,它是以什么取名的呢?

直到有一次,在一本有关兰州的文史资料里,我知道了“白马浪”这个站名的来历。在兰州所有公交车站名中,它可能是唯一的跟流经这个城市的黄河水有关联的站名和地名。

清乾隆四年(1739年),杨应踞在《据鞍录》中记述:“(六月)25日,早起,五十里至沙井驿,始见黄河。沿河行,或近或远。抵金城关。石岸夹束,河如建瓴……度舟梁(浮桥),登望河楼。波涛澎湃,甚可壮也!”清代乾隆时的学者张澎在诗句中写道:“白马涛声喧日夜,青鸳幢影出冈峦”《金城关》。《皋兰县续志》中记述:“金城关激流汹涌,声若轰雷”。《重修皋兰县志》记述:“关下水石湍激,雪涌涛飞,名曰白马浪”。这些文字使我看到了旧时白马浪的景色,也知道了白马浪最迟在乾隆时期就被称为白马浪了。

去年深秋的一天,步行在黄河南岸的滨河路,我向“白马浪”走去。书籍里说的现在还有吗?在心底里疑问着,我走近了“白马浪”公交车站的地方。目光从滨河路往黄河水面上看去,果真看见了几处在别处的河面看不到的白色浪花。心底有点儿兴奋地走下滨河路堤,来到了黄河边。我想拍下那些白色浪花的身影。当我举起照相机,拉近焦距,让那些白色浪花在我镜头里放大起来的时候,我差点儿叫了起来。黄河水哗哗流淌着,那些白色的浪花在水面上翻滚跳跃着,样子真的竟像一匹匹白色的马在欢快地跳跃。是谁第一个看见这些浪花,给它起名叫“白马浪”的呢?那个人一定是静静地坐黄河岸边,好长一会儿看着黄河里的浪花,心里激起一份浪漫的联想,才感觉到浪花像白马,然后从他的心中慢慢叫出了这个好听的名称吧。如果能跨越时空,我真想去找这个人,跟他作一个忘年交的朋友。

自然界里,每一个地方每一个景色都有它形成的原因。“白马浪”的形成由于它两岸的山。黄河北岸金城关所在的白塔山西支山尾在这里向南延伸插入黄河,黄河南岸的华林山华林坪山咀也在这里向北延伸临近黄河,使这里的黄河河道成为兰州城区最狭窄的地段,形成一个瓶颈,瓶颈之上的水流平缓,瓶颈之中的水流比较湍急,波浪翻滚,形成了“白马浪”。

黄河流水哗哗向东而去,时光也流水一样过去,我现在看到的“白马浪”还是老文字里描述的“白马浪”吗?

据张维《兰州古今注》记载,金城关“南阻大河,北连崇岭”,“前数年开修公路,以地狭尽毁其城,铲高拓狭……”,这使后人知道,“白马浪”近处的白塔山段在上世纪30年代被“铲高拓狭窄”。站在“白马浪”前的我,一眼就看见了对岸白塔山西支山尾那时被“铲高拓狭”形成的断壁。

1954年,兰州城区拓建西津路,将华林坪原来延伸近黄河的一段山咀削去一部分,拓出了50米宽的断面。由于南北两山山尾的被断削,“白马浪”地段的河道瓶颈比旧时宽了,我现在看见的“白马浪”可能比旧时的“白马浪”要小了许多。

河水淌淌,流水哗哗。这一天,站在古老的黄河“白马浪”岸边的不光是我。我看见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站在河堤上,静静地看着河水;两个青年男女在河堤上亲密的并肩坐着,目光也在黄河水面上流动;一个男子手里拿着一本书,看一会书,又看一会儿黄河水。随着临近午时的阳光越来越温暖,“白马浪”岸边的人越来越多。黄河依旧是黄河,但每一滴水却不是过去的水。在这条古老不息的大河边,我感觉到了自己如一粒蚂蚁一样的渺小,一生的日子过去了,就像流水一样不可能再回来。一声穆斯林阿訇洪亮的诵经声在河面上响起,我侧目一望,看见了黄河北岸金城关下那如一艘巨型船舰的“兰州水上清真寺”。那声音无疑是从高音喇叭里放出来的。已是兰州的午时了,黄河岸边亲水台、近水台广场里都是游人。远处的河面上,一群野鸭子在游荡,两只白色的大鸟扇动翅膀从水面上飞起,在天空里漂亮地舞动一阵后又扑向了水面。

走上滨河路,我来到了“西天取经”的雕塑前。也是在阅读书籍中,我知道了这座城市雕塑与“白马浪”来历的一个传说。传说中,唐僧玄奘骑着白龙马师徒四人取经时,是从“白马浪”边的西津渡口过黄河而西去的。从此,这里的浪涛就被人们叫成了“白马浪”。1993年,这座雕塑在“白马浪”滨河路边落成,为“白马浪”增添了一份传说中的神秘色彩。

又一个春天来到这个城市的时候,一个双休日,蜷缩了一冬的我第一次走向户外,又一次来到了“白马浪”边。“白马浪”在我眼前呈现出了它形成的真实面目。研究“白马浪”的人说,“白马浪”的形成除了两岸山尾夹河使黄河河道变狭窄外,还有一个自然成因,说每当雷坛河发大水时,将上游的石头滚动到河口,停落在岩石上,使黄河激流泛起无数白色浪花,好像一群白马奔腾起伏。

而此时的呈现,是由于“白马浪”的消失。正是春天的黄河枯水期,“白马浪”不见了,河段大片的河床裸露着,使人想起“一川碎石大如斗”的古诗。书籍里说的被雷坛河大水冲下来的一块块大石在河床上立着,一个个年轻的游人在上面站着坐着,大石为游人增添了一份乐趣。沿着河岸来到雷坛河口,我看见浑浊的雷坛河水细细瘦瘦地流下来,汇入了黄河。雷坛河已不是那条能发大水冲动大石到黄河里的雷坛河了,就如同黄河现在少了许多流量,冬天和春天还要出现枯水期一样。

春日的阳光下,放眼望去,没有了“白马浪”的裸露河滩,成了人们的快乐之地。春风里,五颜六色各种造型的风筝在天空飞舞着。河滩里,满是游人。映着新春嫩绿的柳树下,几个老人在放飞风筝。当夏日到来,黄河上游大地上降雨多起来,黄河水量增大的时候,“白马浪”就会在这里又呈现它奔腾跳跃的“身姿”了。现在的“白马浪”,向人们倾诉着一个信息,水,能创造一份人生活里的美,缺少了水,这个世界就会失去一些美好的东西。

新闻推荐

市领导在调研盐池工贸经济园区时要求—— 全力支持服务好兰州国际大市场项目建设

【本报讯】5月25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森洙率领有关部门对皋兰县盐池工贸区土地整理及兰州(安宁)国际大市场项目进行调研。调研中,李森洙就项目建设需要协调解决的困难...

皋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皋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黄河里的“白马浪”)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