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皋兰新闻 > 正文

创新社会管理编织百姓幸福生活

来源:兰州日报 2012-07-09 23:04   https://www.yybnet.net/

早上10点出门,步行6分钟到社区百姓文化站,打开新闻网站,浏览1小时当天的国际国内新闻,然后从旁边菜摊上买菜回家做饭。这是酒泉路街道居民张发江每天上午的“必修课”。他是这里的老住户,前年退休在家赋闲。“这些年社区考虑得越来越周到了,无论是办事、咨询或寻求帮助,比以前方便多了。”张发江说这话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张发江享受的这个服务,干部们称之为:“一刻钟精品服务社区”,是兰州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方面。也许,张发江并不了解创新社会管理的含义,但完善的社会管理带来的便利,却让他的幸福指数提升许多。

近日,市政协副主席陈卫东率部分政协委员,专门就兰州市社会管理创新进行了为期6天的专题调研。虽然,创新社会管理只是近年来社会热议的话题,然而在走访了公安、司法、民政、安监、食品药品、教育、卫生等部门后发现,无论是得到中央和社会各界肯定的“民情流水线”,还是在全国推广的“虚拟养老院”服务新模式,以及深受瞩目的“三维数字社区”,这些兰州特有的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模式,已经走入市民生活,将贴心的公共服务、细致入微的社会管理,送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为老百姓织就了一张为民便民的幸福网络。

无缝隙监控市民最大的安全保障

3月某日晚22时14分,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电话骤响。秀川某处一小轿车被刮蹭,肇事车辆逃逸。接到报警后,值班民警通过GPRS定位系统,迅速通知附近的流动接警车处警,并通过路口的摄像头锁定了肇事车辆。15分钟后,肇事的大卡车在南滨河路被拦截。事后,小轿车的车主赶到110指挥中心,专程答谢破案民警。

其实,这只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的一个方面。自从全市重要路段安装了摄像头以后,借助摄像头破案已经成为兰州市公安系统的重要手段。据悉,全市目前有摄像头8200个,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走进城关区数字化监控大厅,映入眼帘的是LED监控大屏、网络操作平台。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每天数字社区e网、视频监控e网、政务管理e网三个网络在同时运行。在这个平台上,如城管想知道哪里有违法建筑,只要通过操作系统就能清晰地知道它的位置和建筑进度。视频监控e网建设主要是投入1000余万元在主城区设置了907处有线监控摄像点,敷设了含单兵系统、车载系统等60余路流动无线监控设备,架设了南北两山森林防火、地质灾害隐患监控、校园安全监控等84处固定无线监控设备,基本做到了对主城区的无缝隙视频监控。

如果说无缝隙视频监控给了市民最大的安全保障,那么市民公共服务呼叫中心最大的亮点就是给了市民最贴心的服务。只要拨打这个三维数字地图对接系统,地图上就能准确显示该市民的信息,中心便能根据他的位置派最近的企业为其提供服务。

食品卫生严把百姓“入口关”

食品安全始终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那么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兰州市有何创新呢?“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以打造食品药品消费放心城市为目标,以建立完善‘六大机制\’为重点,我们积极探索符合兰州实际、防控相结合的属地化、网格化、科学化、法制化、社会化监管模式。”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杨继良如是介绍。

城关区酒泉路街道附近有近10所中小学,每日孩子们的午饭大多依托“小饭桌”。据不完全统计,仅酒泉路街道,共有大大小小的“小饭桌”近50家,每日接待近千名学生就餐。“如此庞大的队伍,一定要有监管部门,否则极容易发生群体性事件。”街道办事处的一位工作人员说。而且这些“小饭桌”都设在家庭内,很难监管。“过去街道没有足够的人员去检查,建立‘一专三员\’后,街道里有专人负责,社区里依托‘三员\’,整天和居民打交道,住的又比较近,能比较方便地掌握信息,上门走访也比较容易。”该街道食品药品专干陈丽英说。在她的登记表上,“小饭桌”就餐学生数量、从业许可证、进货渠道等信息均有详细记录。“如此一来,至少在制度上对经营户是个约束,也给孩子们提供了安全保障。”陈丽英说。

“一专三员”,就是兰州市积极探索建立的以食品药品专干为主,协管员、信息员和社会监督员及食品药品公益性岗位为辅的“一专三员一岗位”基层食品药品协管体系。该体系的建立,有效解决食品药品监管基层工作量大面广、力量薄弱、信息不畅等问题。目前,全市共配备乡街监管专干117名,选聘义务协管员727名、信息员959名、监督员556名,公益性岗位监督员108名,覆盖了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和主要行政村,实现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格局。

均衡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公平

榆中县三角城乡周前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从3月初开始,678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都在课前享受了一份免费的营养早餐:一个煮熟的鸡蛋、一袋牛奶和面包或是一根火腿肠。此前,孩子们经常是一日两餐,主餐是被人们戏称为“羊肉泡馍”的开水泡馒头。

“这是教育均衡化和小学生营养计划带来的变化。”市教育局的负责人说。教育均衡化源于教育布局调整,是依据《甘肃省中小学布局调整实施方案》而实施的。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农村相继出现适龄儿童剧减,班额严重不足的现象。逐年减少的生源严重束缚了山区教育的发展,使得山区学校难以实现规模办学。为了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一些有条件的家长想尽了办法,把孩子送到城市里上学。

因此,为了让山区的孩子接受优质教育,四川省实施教育布局调整,其中“高中向城区集中,初中向城镇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教学点向行政村集中”。在此基础上,截止2011年,城市四区普通中学由104所调整为95所。在农村,以建设寄宿制学校为特征,截止2011年,通过撤并农村小学教学点和整合建设寄宿制学校,先后撤并中小学130所,使全市中小学总数由2009年的1021所,107个教学点整合到目前的891所,118个教学点。周前小学就是如此形成的一所寄宿制学校。这样一来,孩子们就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和城市里的孩子们一样的教育,也缓解了城区学校“大额班”的难题。

同时,兰州市按照“以流入地地方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就读为主”的原则,将进城务工就业人员子女10.41万人统一纳入学校招生范围。市政府在进城务工人员居住集中的地区指定了39所中学和110所小学招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市区财政按标准和实际接收人数,对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公办学校在财政预算内足额拨付公用经费,并根据国家政策规定不能收借读费和学杂费,大部分学校都能遵守国家政策规定。同时,针对农民工经济困难的实际,各学校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扶家庭困难学生,减免杂费,资助其完成学业。

联动防控化解矛盾构建和谐兰州

服刑在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吸毒人员等特殊人群,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危人群,也是需要给予特殊关怀帮助的困难人群。对这部分社会成员的服务管理工作,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关乎社会安定和谐。市司法局局长曾效勇说,针对这一情况,兰州市创新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的新模式,成立了特殊人群专项组,逐步建立健全社会关怀帮扶体系。目前,全市已建立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25个,新接收刑满释放人员520名;同时衔接498人,帮教率达到100%;安置450人,重新违法犯罪率控制在了2%以下。另外,为帮助刑满释放人员树立回归社会,兰州市通过开展技能培训、过渡性安置基地安置、鼓励企业招聘、引导自谋职业、扶持自主创业等方式,使刑满释放人员实现就业。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帮助将符合低保、“五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刑满释放人员,尽可能地纳入保障范围,努力实现应保尽保。

社会救助搭建市民“兜底”保障

皋兰县忠和镇平岘村的彭儒加是村里的贫困户。2010年,他的儿子不幸离世,儿媳妇离家出走,留下了才上小学的小孙女。年过花甲的老两口没有劳动能力,还要抚养孩子,日子越来越难熬。

他家的困难牵动着各级政府的心。短短数月,政府给孩子办理了孤儿补助金,每年4000多元;老两口也领到了养老金,每年1000多元。如今,孩子也在附近的小学就读,彭儒加则放养了几只羊补贴家用。同时,当地的政府正在给他积极办理低保手续。“多亏了政府,要不一家人就得流浪乞讨了,娃娃更别想上学的事了。”彭儒加说。

“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社会救助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民政局局长田明说。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兜底线”,是事关社会和谐的“稳定器”,是推进社会进步的“润滑剂”,是促进社会发胀的“助推器”,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底线公平。目前,兰州市以基本建立和完善了以城乡低保制度为基础,以灾害救助、五保供养、大病救助、流浪乞讨救助、社会互助等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每年救助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救灾救济、孤儿、流浪乞讨、大病医疗、临时救助的各类对象近23万人次,发放救助资金7200多万元。

面对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的新形势,兰州市始终把老年福利事业作为社会管理创新和加强社会保障的重点民生工程来抓,积极发展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会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的新型养老模式,探索解决老龄化社会的突出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全市老年福利事业全面发展。近年来,市上先

后投入近3000万元,建设了市老年公寓、社会福利院老人公寓楼、老人康复楼、“三无”老人生活住宿区等一批社会福利综合服务设施,并列支专项经费对老年福利服务设施进行维修改造。同时,通过省上扶持、市级配套、县区自筹等方式,先后投入9946万元,建成“星光老年之家”309处、共8.9万平方米,为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搭建了良好平台。

基层服务多样化模式贴近市民心

作为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界别的委员,市委党校副校长李一文一直关注着社会管理工作。她告诉记者,近年来,兰州市推行了“数字城管”新模式,建立了全市统一的城管信息指挥平台,实行万米单元网格精细化管理,在公安、交通、消防“三台合一”的基础上推进“多网合一”,健全完善了应急管理机制和应急队伍,形成了全面覆盖、视频监控、快捷指挥、及时处置、精细管理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格局。同时创立了“民情流水线”党建工作新模式。以基层社区为平台枢纽,以察民情、晓民意、解民难、排民忧、聚民心为主线,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成为以党建促进社会管理的品牌,受到中组部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各城市社区推广。另外,“虚拟养老院”通过信息网络平台,把政府、企业和老年服务对象联接起来,实现了养老服务的低成本、广覆盖,被称为我国养老事业的“破题之举”,国家老龄委已在全国12个为老服务试点省市全面推广。与此同时,建立起来的“三维数字社区”基层服务新模式,形成了数字化基层政务管理和服务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效快捷的贴心服务。

市民政局局长田明说,如今,“和谐示范社区”、“文明社区”、“平安社区”等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在全市普遍展开,在推进过程中还形成了一些具备兰州特色的成功有效的经验。如:对城乡社区建设管理机制的探索,对以居家养老、邻里照顾为重点的社区自我服务机制的探索,对以“硬建设、软实力、新特色”为重点的新一轮社区发展理念的实践等,都成为社区群众广泛欢迎、社会普遍认可的成功经验。

新闻推荐

治理大气污染留住白云蓝天 兰州今年改造近300台锅炉

今年,市政府下达城区燃煤锅炉改造计划为149家、297台,总吨2865吨。其中城关区1441吨,七里河区283吨,安宁区376吨,西固区235吨,皋兰县10吨。今年兰州...

皋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皋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我的几个外教朋友2012-08-09 22:19
猜你喜欢:
评论:(创新社会管理编织百姓幸福生活)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