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皋兰新闻 > 正文

皋兰曲子戏 一曲魂牵梦绕的乡音

来源:兰州日报 2013-10-28 18:48   https://www.yybnet.net/

皋兰县九合镇三坪村,距兰州约半个小时的车程。日前,迎着远处光秃秃的山梁,走过一段弯弯曲曲的黄土路,记者便来到了一个叫三坪村颜家坪的地方。

这是一个偏僻甚至荒凉的山村,村民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的怀抱里。时光如梭,没有什么能挽留住岁月的脚步,在一代代的生息繁衍里,皋兰曲子戏却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生息相伴,成了一种浪漫、一份深情,成为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们一曲魂牵梦绕的乡音!

“小曲”声声吟乡邻

据《皋兰县志》记载,皋兰曲子戏作为一种演唱形式,在兰州流传已有久远的历史。汉唐以来,兰州各地都有不同形式的曲子演唱活动。兰州地区在明末清初,皋兰曲子戏的演唱已经是“妇孺皆歌,口耳相递”。到清中叶以后,皋兰曲子戏已从清唱、坐唱而登上舞台表演剧目了。后来,“借助锣鼓之声势,舞台之场面形态”,便成为兰州一个土生土长的地方戏曲剧种了。

颜鲁田,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可谓皋兰曲子戏的传承人。据老人回忆说,村里解放前从兰州宁卧庄邀请来一位“老舅爷”的老艺人。据说“老舅爷”膝下无儿无女,从小就在兰州安宁堡、宁卧庄、皇庙等地的戏园或茶园“唱卖戏”。那年月,村里年长的人和年轻后生为了显得对老艺人的尊重,统统称他为“老舅爷”。“老舅爷”不识字,一些曲谱只能采取口传言教的方法,一天一夜只教四句,村里识字的人采用手抄本记下唱词,再慢慢学唱。那个时候可以说皋兰小曲戏压倒正儿八经的大戏,戏园里、茶园里、城墙上到处人山人海,这也是皋兰小曲戏最鼎盛的时代。颜鲁田老人从“老舅爷”那儿讨来曲子戏技艺,一直延续到今天,村里的后生们也在老人的指点中,将《小姑贤》、《放牛》、《卖水》、《捡柴》、《摘梅》、《打灶》、《下四川》、《放饭》、《三娘摔翠》、《老俩口儿积肥》等三十多折皋兰曲子戏传唱至今。

在村里艺人的张罗下,我们有幸在这大山环抱的村庄里听了一回皋兰小曲戏。村里唱小曲的后生颜鲁佰、颜仁斌等操起二胡、板胡等家当,村里有不少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小曲戏爱好者。

“数九寒天夜深长,半夜睡醒盼天亮,耳熏鸡叫,急忙起了床,提粪筐,叫老伴,快起床,管鸡鸭喂猪羊,我去拾粪走一趟……”

“清早上起来,把地翻、不由叫人心里烦,旧犁不好使,老驴不动弹,急得我满头淌大汗。吆驴吆得口里干,大半天一片没犁完,把地犁不好,明年怎耕田……”

小曲声声吟乡邻。在那悠扬的曲声里,在那声情并茂、字正腔圆的演唱里,那一个个人物从岁月的深处,或一脸豪气,或神情悲愤地朝我走来,一直走进人们的心灵深处。

梦绕魂牵唱不尽

皋兰曲子戏是在演故事,有人物,有情节,它可以称为‘戏\’,是小戏。虽说学习皋兰小曲戏有一定的难度,却丝毫没有影响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它的热爱。

在困难时期,一些曲子戏爱好者吃了上顿无下顿,但只要是唱起曲子戏来,则一定是场场必到。村里的文化站也便成了曲子戏爱好者的一个集会点。大家在这里唱小曲,听小曲,相互切磋技艺。而当村里组织外出庙会上或春节唱曲子戏时,他们更是通宵达旦,废寝忘食。这份深情如同山谷中的庄稼一样,令他们牵肠挂肚。在那声声的曲子戏里,他们抛开了大山的压抑,忘掉了心里的忧伤,真可谓小曲一唱天地宽。

“忽听婆婆连声唤,吓得我心惊胆又寒,奴家生来命儿薄,遇下的婆婆心太恶,哑子吃了灵白籽,心中有苦对谁说……”这是一曲题为《小姑贤》的曲子戏,人们不难看出隐含其间的真情。因而,小曲一旦唱起来,家什一旦响起来,几乎是整个村里的人都会前来欣赏。

岁月就这么一天天地在悠扬的小曲声里流走了。当年那些唱曲子戏的爱好者如今已是满头白发,但曲子戏依旧在那山谷中传唱不息。唱着山里人的豪放与激越,唱着山里人的憨厚与淳朴。唱成了山里人永远都不会忘却的一种记忆。曲子戏就这样被这山里的人唱成了一种文化。没有念过一天书的老汉提起

《卖水》、《小姑贤》、《卖粮》等曲子戏名头头是道;多少认识几个字的小媳妇站在田埂里哼上几句小曲,在质朴之中又多出了几分美丽……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出门在外的游子,把大山深处传来的小曲声当成了黄土地上的一种地地道道的乡音,一回回异地他乡的梦中回萦,一回回出门在外想着它。曲子戏让他们乡情不断,曲子戏让他们梦绕魂牵!

大山深处小曲情

颜鲁佰,虽然从未上过一天学,但一肚子的曲子戏,他随手就能弹三弦,张口就能唱小曲。憨厚的颜鲁伯告诉记者,他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家乡,曲子戏更是世代相传,从未间断过。这些年,看到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也让颜鲁佰动了心。几年前,颜鲁佰还专门找人把自己记忆里的剧目一一整理了下来,共有18本32折戏。据了解,颜鲁佰“副本”中的《周文送女》、《老俩口积肥》等剧目都属皋兰曲子戏中特色曲目。

现在,年逾半百的颜鲁佰,有时在乡间牧羊时背着三弦赶着羊群,看上去对曲子戏一脸的真诚厚爱。在村里人演唱曲子戏时,他一直在一旁默默地弹着三弦。不善言辞的他,几年来利用农闲之余收集整理流散于民间的曲子戏词曲。为此,他几乎寻访了兰州地区所有研究戏曲的专家学者,目的是将皋兰小曲戏发扬光大。有时,在兰州城一待就是两三天。一些文化部门或专家学者被他的这种精神感动了,纷纷出主意拿资金予以支持帮助。颜鲁佰现已将搜集到的曲子戏词曲打印并且装订成册,准备将来结集出版。他告诉记者,要在自己有生之年将那些面临失传的词曲完整地录下来。

也许是听到了悠扬的乡音,村民们纷纷赶到了村文化站。大家的话题自然是曲子戏。颜鲁佰告诉记者,三坪村如今会唱鼓子的仅有为数不多的四、五十人了;有些年轻人进城打工,有些人忙于家中农活,这些都会使曲子戏面临失传的危险。他们想要留住曲子戏,拯救曲子戏,就离不开上面的扶持和帮助。现在最迫切的就是新添置些扬琴、京胡、梆子、榧子等乐器家当和演出道具戏装等。

皋兰曲子戏协会会长颜仰福告诉记者,他们目前迫切希望将皋兰曲子戏这一古老的剧种申报为“非遗”项目,甘肃的地方曲子被抢救性地保护起来,并进一步被挖掘和研究。目前,这种美好的愿望正一步步地付诸实施。透过那一张张黑里透红的面孔,记者看到的是他们对于皋兰曲子戏的热爱与迷恋。

“买一个骡子槽上栓,犁地运肥驼秋田;刘三赶驴回家院,秀兰急急忙忙把驴牵……”在这悠扬不散的皋兰曲子声中,我们离开了三坪村。坐在渐行渐远的车上,那些大山深处的面孔,忽然让我难忘起来。那些质朴的面孔背后,隐藏着的是对“非遗”和家园的热爱,而这热爱之中当然包含着对皋兰曲子戏的执着与痴迷……

新闻推荐

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 兰州市全面完成﹃十二五﹄以来年度节能目标

“要说节能减排的成效,空气质量好转是最明显的。”11月12日至14日,市人大对兰州市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进行了执法检查,在出发前,市人大代表曹芝如是说。的确,与她有同样想法的人还有很多。近年来,兰...

皋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皋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皋兰曲子戏 一曲魂牵梦绕的乡音)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