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月4日一大早,家住中山林的王奶奶便提着菜篮到市场上买豆芽和韭菜,因为今天是“立春”,为了给家里人做一顿丰盛的韭菜馅春卷,她又是和面,又是炒菜,忙得不亦乐乎。
“立春”是一年当中的第一个节气,它意味着天气转暖、春意盎然。按照兰州人的习惯,在“立春”这一天,人们都要“咬春”——亲手包春卷或到餐馆里吃一顿春饼,以此祈福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可近几年。“咬春”这一习俗似乎已经被人们淡忘。
2月4日,记者走访了畅家巷、付家巷等饭馆密集的街巷,竟只找到了一家春卷店,而且店里空空荡荡,只有两三个服务员走来走去。“‘咬春\’?这是什么习俗?”“我们家从来没在‘立春\’这一天吃过春饼。”“兰州还有‘咬春\’这一习俗?”当日,当记者问及“咬春”习俗时,大多数本地市民都表示不知道。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咬春”被人们遗忘呢?
“我是外地人,在兰州工作。小时候每年‘立春\’妈妈都会做好多春卷,有韭菜馅的、豆沙馅的,特好吃,直到2003年来兰州上大学后,因为学习和生活忙碌,就再没吃过了,甚至经常明知道‘立春\’要吃春卷,也不会刻意去做、刻意去吃。”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于先生告诉记者,另一位刘女士也对记者说:“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春卷已不再像以前那么稀罕,所以‘咬春\’也就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由此看来,“咬春”这一习俗对当今很多都市人而言,已由熟悉走向陌生。对此,不少市民表示,不管是昔日还是如今,“立春”之日的愿望都是一致的,即希望共迎新春,祈祷明天更美好。
新闻推荐
由西安首发郑州的G2004次“和谐号”动车组列车从河南省三门峡市的南交口大桥上驶过。新华社照片据新华社电 6日,连接我国中西部的第一条高速铁路郑州至...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