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随着元旦、春节的临近,从12月20日开始,兰州市进出口信函进入到高峰期,兰州邮政局每天要处理信函30多万件,其中大部分以企事业单位自制贺卡为主。由于部分市民邮寄贺卡不规范,夹寄小物件,致使自动分拣机无法通过,邮政职工只能通过手工来完成。12月28日,记者通过体验和感受,了解到邮政职工的工作强度和辛苦。
新年之际日处理30万函件
28日上午,记者来到兰州市邮政局雁滩函件处理中心看到,各种信函通过一台自动分拣机,经过识别邮政编码后,将贺卡及信件分拣到了全国各地指定隔口,邮政编码写错或不规范的信件,被分拣到指定隔口,只能由人工进行分拣,邮政职工手脚麻利、忙个不停。随后记者上前进行了体验,结果1分钟还分不到10张,不但速度跟不上规定标准,而且还感觉手困眼麻。
邮政局办公室蔡主任告诉记者,每年12月20日之后到春节之前,都是老百姓邮寄贺卡的高峰期,每天自动分拣机处理信函10万件,剩余的20万件全部由人工来分拣,其中大部分为新年贺卡,业务量非常大,比平时增加了一倍多。预计元月31日至2012年1月1日将增加到40万件。蔡主任说,近几年,邮政贺卡的销售每年在增长,分拣新年贺卡数量也呈逐年增多趋势。不仅很多市民来选购贺卡,很多企业为增加感情投资,也量身订做贺卡送给客户。
“祝福”从手中送出倍感欣慰
采访中,一位邮政职工告诉记者,由于近来函件特别多,他们每日加班加点工作,就是为了在新年前将祝福的贺卡及时送到收件人手中,感受到亲人、朋友的祝福。看到一张张函件从这里送出去,他们再苦再累也值得。
该工作人员说,一些不规范的贺卡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少麻烦。分拣信件是由邮件信函分拣机进行的,对于邮编号码书写清楚、形状规则的一般信件,完全可以通过机器操作。可是许多贺卡却很不规范,包括邮编、地址书写不清,粘合不规范,形状不规则等。为方便机器识别,加快投递速度,邮政部门希望通过本报提醒市民,贺卡封面邮编的阿拉伯数字要工整书写,不能写连笔、不能写出邮编的方框,也不能用红笔书写;而且地址要写完整,某省某市某街某地都写齐全;此外信封里千万不要夹寄手机链、戒指等小物件,以免被邮件分拣机碾坏,并损伤机器,耽误投递日程。
新闻推荐
【本报讯】12月24日至27日,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丽宁同志委托,市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陆春鸣赴北京开展学习交流活动,期间专程拜会了中国社科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著名...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