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从12月27日举行的第五次全市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后5年,兰州市将实现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城乡低保、基本养老、医疗保险、政府补助,农村重度残疾人参加新农保、新农合、危房改造,贫困残疾学生和残困家庭子女助学7个全覆盖。
据了解,过去五年来,全市共投入各类专项资金5300万元,实施了“万名助残”、“就业扶助”、“特困救助”、“助学支教”、“助行、助听、助视”等10类26个助残项目,5万多名贫困残疾人生活状况得到改善。落实财政扶贫资金2604万元,帮扶残困家庭4.3万余户,扶持近5万名贫困残疾人解决温饱,同比增长2.36倍、2.86倍和3.36倍。有21396名残疾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康复救助。实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1550户,增长30倍。1.8万余名贫困残疾人纳入低保,残疾人和重残人分别提标10%和20%。有2.6万余名残疾人接受了技能培训,帮助10291名残疾人实现了就业。
今后五年,兰州市将制定兰州市残疾人康复救助办法,将残疾人康复纳入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内容。市、县区计划建成7个标准化康复机构,新建90个社区康复示范站点,积极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0至6岁残疾儿童免费抢救性康复等重点项目,建成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市。将农村贫困残疾人作为扶贫工作重点纳入各级政府、部门扶贫开发规划,计划使1万名残疾人得到技术培训,实现稳定就业。扶持创建残疾人扶贫基地15个,争取帮助3.7万名残疾人脱贫。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补助就业、小额贷款贴息、优先租赁场所等措施,让更多的残疾人得到就业援助,确保安置就业5000名。出台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管理办法,对盲人个体开业给予政策、场地、税收优惠。特殊教育方面,将使人口30万以上的县区实现特教学校全覆盖,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实现“零拒绝”,资助3000名贫困残疾学生和残困家庭子女顺利上学。市、县区公共图书馆、各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要设立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并将社会助残活动纳入文明城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内容,实现社会助残网络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中央、省、市的明确要求,兰州市还将努力争创全省残疾人“两个体系”即社会保障体系、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市,切实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残疾人事业发展跟上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步伐。覆盖全市城乡残疾人的“两个体系”基本框架有望将于2013年年底建立,届时,残疾人基本生活、医疗、康复、教育、就业、托养等需求将得到制度性保障。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保证兰州市节日期间市场供应和肉品质量安全,市定点办日前向全市下发通知,要求兰州市各区(县)定点办要督促定点屠宰企业做好屠宰检验工作,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