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的骤降,兰州的秋天有点微寒。成熟的果蔬不愿立在枝头田间,渴望颗粒归仓。摇曳在枝桠上的大枣等不及来迎接它的主人,一粒两粒的从枝头掉落,转眼间,地上便星罗棋布了,走过的路人一脸惋惜,枣树的主人们开始抽时间收获一树的红枣。阳光明媚的双休日,就这样在万亩枣园里似一幅油画一样铺开了。
西固马泉村静谧的枣园里,高大的枣树虬枝伸展,盘根突兀,静静地矗立着,枝桠交错间点缀着红红的枣子,有的一簇簇,有的三三两两。树下的地里杂草丛生,在晨阳的照耀下,油绿油绿的。但收获的时刻带给我的不仅是喜悦,还有一些无奈。有几户人家铺开了大大的塑料单,准备打枣了。一个女人细心地拉合着塑料单的间隙,唯恐掉下来的枣子钻进草丛。两个中年男人和一个小伙子瞅准树上枣子密集的部分使劲敲打,那些迫不及待的枣子和树叶一起掉落在铺好的塑料单上,啪啪啪的响声凝结着人们的心情。敲完一处又去敲另一处,塑料单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红枣,似乎在兴高采烈地讨论着何去何从。女人用笤帚把红枣扫在一起,拿簸箕揽上,熟练地簸掉树叶等杂质,在小伙子的帮助下装进了编织袋,安心地又去揽下一簸箕……我走近了中年男人,他告诉我,这些成熟的枣,不收吧看着是庄稼,收吧又没有什么意思。我很惊讶:怎么会这样呢?原来操心枣树的花费根本收不回来。近几年物价飞涨,化肥、农药、浇水等费用也一起涨起来,当地农民放弃了打理枣树,去外面打工,收入远远超过了侍弄庄稼。这些枣树靠天成活,雨水多点儿,就长得好点儿。再说了,好多枣树也老了,不好好结枣了。
可是来到西固青石台的枣园,带给我的却是别样的心情。低矮的枣树上挂满了成熟的枣子,光亮亮的在太阳下疯长。这里有很多从山东等地引进的新品种,“子弹头”不屈不挠,“橄榄绿”一身青翠,龙枣硕大浑圆,“七月仙”如醉如痴,茶壶枣和葫芦枣以其独特的形状引来了游客的围观。操心园子的老人说,这几年枣园已经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每年春天,各乡镇来枣园学习种植和嫁接技术的人很多。今年,西固区举办了首届红枣节,来这里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我忽然想起在红枣节上那些被围观的大枣,原来都是从这里采摘来的,大家争相一睹茶壶枣和葫芦枣的模样,展览桌前水泄不通。而那些一般品种的大枣,虽然红彤彤的,展览桌前也只有很少的人。
当踏进西固达川乡的枣园,情况和马泉枣园有点相似。但地处远郊,从事农活的人相对多一些,他们又有另一种忧虑。这几年大枣的味道远不如以前,所以卖不了好价钱,农民也把重心慢慢移向了城市,加入打工的行列,打枣却成了他们不得已的例行公事。
纵观西固枣事,几家欢喜几家愁。要想在物质较为丰富的今天取悦市场,赢得一席之地,就必须有自己的特色。西固马泉和达川乡的枣子品种老,保守传统,投入和产出严重失调,挫伤了枣农的积极性。枣园疏于管理,有些枣树已经枯荣满面,有些枣树靠顽强成活,加之环境等导致经营不景气。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西固青石台枣园,却以强劲的势头占领了市场。清脆香甜俘获了今天讲求品位的人群,奇异独特的外形满足了今天颇具猎奇心理的大众,经济价值不言而喻。
一老一新,给我更多的启示,我窃想:假如能把老枣林统一管理,建成西固枣林长廊,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前提下,让其承载的历史在人们心中开花,那将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把以青石台为代表的枣园充当西固枣事的先锋,将其规模进一步扩大,满足人们需要的同时,可以像崔家崖的蛇果一样远销国内外,那将是一幅怎样的远景呢?是啊,一棵枣树上一种语言,一处枣林中一种人生,一个枣园里一个世界。西固在工业城的盛名覆盖下,但愿因枣事越来越有轮廓。
游走于家乡的枣园,我想得多,做得少,只能以文字聊以自慰吧。
新闻推荐
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兰州市职业技术学院“办公自动化及多媒体教室设备” 政府采购公开招标公告
兰州市政府采购中心受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兰州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委托,现对“办公自动化及多媒体教室设备”政府采购项目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采购,欢迎有意参加的合格供应商前来投标。一、招标编号...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