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园艺学校2003年报告厅和学生餐厅建成;2008年8000平方米的男女生公寓楼竣工投入使用;2010年至2011年,两座占地面积共6400平方米的智能花卉温室建成;2012年,面积达19000平方米、拥有6条跑道300米环形(内设2个标准篮球场、2个羽毛球场、1个排球场、1个足球场)的高规格塑胶运动场新鲜诞生。2013年,总建筑面积达5100平方米的教学实训楼和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园林花卉多功能展示厅,正在建设当中,今年秋季投入使用。兰州市中小学生,有幸可在这里四季赏花观景。园艺学校以向人民负责的态度,攻坚克难,为教育教学创造着优越条件。
现场教学直观学习轻松高效
记者日前在园艺学校采访时,校园一处僻静的地方,有一台拖拉机正在慢行。机上一位长者告诉旁边的学徒:“别害怕,有我呢!”张韶军校长告诉记者:“这是农业机械使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在上实践操作课,旁边是老师在手把手悉心指导着。”张校长说,职业教育必须培养出毕业就能上岗、就能派上用场的实用型人才。本学期园艺学校最大的改革力度,就是加大实践课教学,切实改变“黑板上开机器”的职业教育,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学校建成的两座智能温室,主要用于高档花卉及其附属品种养护管理实训实习,不仅要达到产、学、研结合的目的,而且还要创造出一定经济效益,丰富学生的实训课内容,调动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操作,夯实专业知识后,就业会顺畅得多。
据了解,园艺学校以“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坚持实践教学。30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近万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综合办学水平大幅度提高,学生就业率不断攀升,社会声誉越来越好,不断吸引着省内考生积极报考。
置身花卉温室讲练结合
无论春夏秋冬,你进入园艺学校鲜花盛开的花卉智能温室、植物观赏温室和品种陈列温室,就置身于一个朝气蓬勃的春天。这些植物,是实践经验丰富的园艺课老师,带领他们的如意门生,亲自动手种植栽培的。师生们经常置身其中,观察植物习性,钻研园艺知识,让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在现场实践中,变得灵动起来、鲜活起来,从而通俗易懂,使教学事半功倍。花卉智能温室、植物温室、品种陈列温室,是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水平的练兵场,为学生就近随堂实习,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为打造骨干品牌专业,立了大功,它彰显了园艺学校名副其实的办学特色。同时,该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在校园进行草坪养护、花卉栽培和养护以及植物病虫害防治研究等实践活动。
多模式育人高质量培养
兰州园艺学校这所市属公办学校,30年来,坚持以农科为主,兼顾市场需求,多模式育人,高质量培养,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色、符合市场需要的办学之路。一是校外与业务单位广泛开展联合办学,与企业达成人才培养协议,通过设立企业冠名班、订单培养等形式,使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加明确。企业不仅为冠名班学生提供助学金,还优先安排冠名班学生在企业实习、就业。二是学时安排灵活,边实践边授课,或先实践、后上理论课等等,通过灵活的培养模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主动性,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三是该校采取“2+1”办学模式,在校学习两年,第三年赴企业或单位实习,为就业打基础。四是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技能大赛,让学生在大赛中长知识、长才干、长见识,以促其综合能力的提高,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五是学校积极实施多元化办学战略,形成了多元办学、多元成才的独特优势。学生入校后根据自身的需要可以分为两步走,一部分学生接受就业
为方向的素质教育——选择不同专业的学生通过“专业教育”、“特色专业培养”等途径,由学校推荐安置就业;一部分学生接受以升学为方向的素质教育——“三校生”读高中、升大学。通过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为学生自主发展、多元成才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同时,学校先后与兰州市电大、甘肃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市卫生学校等院校开展了联合办学,实现了优势互补,师资得到了锤炼,拓宽了生存空间,做足了“实践”文章。
作为兰州市唯一一所农业类普通中专,兰州园艺学校还主动发挥优势,在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市农委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承担起兰州市村级干部及后备干部技能培训及学历教育工作。2012年,该校首次承办全市村级干部技能培训及学历教育,完成学历教育培训951人次,完成各类培训任务2000余人次。今年又承担了多种农业培训任务,助推兰州市“双联”行动再上台阶。
园艺学校,已经成为兰州市中职教育的品牌学校。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兰州6月3日电】深山区、林缘区、灾害频发区等自然条件恶劣、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地区历来是扶贫攻坚的“硬骨头”,甘肃计划用5年时间将生活在这些区域的111.9万人搬离,易地安置。按照新的...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