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团脐十月尖, 持蟹饮酒菊花天”,就在秋风乍起的时节,大闸蟹也到了最肥美的时刻,金秋尝美味,吃大闸蟹总是人们首选。今年大闸蟹上市的时间,不早不晚地赶在了双节临近之际,还让好吃嘴儿们的假日美食之旅又多了一场好戏。现在兰州可以买到大闸蟹的专卖店越来越多了,趁着假日尝尝鲜,为自己增添一份美味。其实,假期里时间充裕,还可以考虑去各大湖区亲自捕捞大闸蟹,自己做来吃,看蟹黄满溢,闻蟹香千里,更为这“品蟹”增添了一份乐趣。
秋风起 蟹脚痒 多地大闸蟹全部出湖
今年的大闸蟹由于受连续高温影响,蜕壳迟缓,上市时间有所延后,但是个头儿却很大。个大体重、壳色明亮的大闸蟹都纷纷抢滩上市,有心尝鲜的市民可得在节日期间赶紧解个馋。
记者日前来到南滨河路上几家经营大闸蟹的专卖店看到,店铺商家早已在中秋前就忙碌起来。在蟹都汇大闸蟹的铺子里,老板和伙计正协力安顿着大盆里的太湖蟹,或是放进更细分的桶里或是按客人要求扎袋称重,时不时还得把几个精力旺盛,横行霸道的大闸蟹抓回盆里,已然是蟹黄时节的繁忙景象。店内负责人告诉记者,太湖蟹养在活水里,成熟后蟹壳既清又亮,里蟹黄肥厚,不输鼎鼎有名的阳澄湖大闸蟹。
而在另一头,阳澄湖专卖店的大闸蟹也都摆上了水柜。阳澄湖大闸蟹的特点都是肉质玉白爽嫩,入口鲜香溢甜。
自古有之 秋季食蟹正当时
中国人爱吃蟹由来已久。“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需饮美酒,乘月醉高台。”唐代大诗人李白道出了美酒朗月相伴下品蟹的人间极乐。清代文学家李渔自称“蟹奴”,他深谙蟹中滋味:“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秋季是一个硕果累累,丰收的季节。
大闸蟹就在秋天进入了人们的眼球, 大闸蟹青色的背,白白的肚子,蟹腿上的毛,黄黄的、长长的,爪子则是金黄有力。早在明代的中秋宴上,螃蟹便成为了充场的主角,《酌中志》一书中写道:“蒸熟五六成,群攒坐共食,嬉嬉笑笑自揭脐盖,将指甲挑剔,蘸醋蒜以佐酒”,当时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吃蟹,佐以酒醋,很是流行。
入秋就是大闸蟹收获的季节,大闸蟹这么受欢迎,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它营养丰硕。大闸蟹蟹肉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大闸蟹壳除含丰硕的钙外,还含有蟹红素、蟹黄素等,对人体有补益作用。
九母十公 金秋食蟹最美味
秋季是品尝大闸蟹的最佳季节。“九月团脐十月尖”,饕餮者食指初动,九月当选蟹黄饱满的母蟹,因为团脐的雌蟹比尖脐的雄蟹成熟得早些。但若论味美,还是十月及以后的公蟹。螃蟹最精华的部分,要数蟹黄和蟹膏。相关书籍介绍,蟹黄指母螃蟹的卵,蟹膏指公螃蟹的精巢,而秋天是许多螃蟹的产卵季节,农历九月母蟹最肥、蟹黄足,农历十月公蟹最香、蟹脂多。所以秋季吃螃蟹时,区分雌雄两性可享受到时节最鲜美的蟹餐。那么如何区分蟹公和蟹乸呢?答案是看它的肚:肚身尖长形为公蟹,肚身圆大形为母蟹。另外,公蟹比母蟹体形要大(大三分之一左右),而且蟹公的大夹子上有毛
本报记者 刘佳
新闻推荐
个性化治疗 乙肝有望实现临床治愈 “慢乙”停药 要把握“三大关键问题”
袁宏 受访专家:袁宏 本刊健康专家咨询团成员 教授、主任医师 现任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传染病教研室主任;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攻关协作...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