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范海瑞 通讯员李京子)9月23日,记者从省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获悉,“中秋节”期间,因人们走亲访友、出外旅游及就餐情况增多,申诉及举报量也随之增加,全省工商系统共受理消费者咨询780件,申诉75件,举报32件,建议14件,共901件。其中,月饼券提货时遭遇商家拖延或拒绝成了消费者怨言最多的新问题。
月饼券今年遭遇提货难
9月20日,市民李先生拨打本报热线96555称,中秋节都已经过了,可是自己手里的几张月饼券还没有兑换成实物月饼,这让他很郁闷。
李先生告诉记者,中秋节前,单位发了一张某大型物流公司提供的月饼券,该月饼券上标注着“清香秋韵”的字样,节前,李先生按照月饼券上的信息,到一家月饼领取点取月饼,但却被商家告知这一款月饼当前无货。随后,李先生又去了好几处领取点,给出的答复都是“当前没货,须等待到货后才能领取”,中秋月圆之夜,李先生只能望“券”兴叹。
根据本报热线96555以及工商部门12315热线接到的市民反映,有同样遭遇的市民并不止李先生一人,相比较往年中秋节,月饼券在今年遭遇提货难的问题特别突出。
大车限行让商家很为难
在某公司位于正宁路的一处月饼领取点,一位工作人员坦言:“中秋节前,确实有很大一部分已经派发出的月饼券未能如期兑换到月饼,好多消费者手持月饼券前来领取月饼,可商家仓库里却没货,这给顾客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但商家也没有办法。”
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月饼经销商告诉记者:“每年中秋节前,月饼券兑换实物对于商家来说,都是一件‘时间紧、任务急\’的大事,由于货物配送特别集中,工作难度特别大。而今年月饼券兑换却又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兰州市在中秋节前施行了大货车限行政策,我们好几辆满载着月饼的货车被挡在市区外进不了城,眼看着顾客登门,可我们手里却没货可供,只能干着急!”
消费者以券返现难实现
面对商家无货可兑换的局面,有消费者提出,好多商家都在月饼券上注明了月饼“价值198元”、“价值268元”等字样,商家无货可供时,是否应该按照券面标注价格为消费者返还现金呢?
甘肃勇盛律师事务所律师周元表示,就月饼券本身来说,实质已经形成了一个简单的民事合同关系,商家在不能如约兑换实物的情况下,消费者有权利提出按照标注金额返现。
省消协的一位工作人员分析认为,商家如果不能如约将月饼券兑换成实物月饼,消费者有权得到补偿,但就目前的市场情况来说,商家在月饼券上的标注价格一般都是高于实际价格,好多商家更是在券上就注明了“不返现”的字样,所以消费者要求商家按照标注价格返现,一般都会遭到商家的拒绝,消费者的诉求将很难实现,这一消费领域的权责还需要更加规范明确。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野)窜至他人家中预谋盗窃,哪想竟被房主撞见,两人扭打期间,房主被砸死。9月23日,唐某在兰州中院受审时对罪行供认不讳,自愿认罪。该案将择期宣判。 现年44岁的唐某...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