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榆中新闻 > 正文

全省每年投入2200万抗击艾滋多项国际、国内艾滋病防治项目在甘肃省陆续实施

来源:兰州晚报 2009-12-01 20:46   https://www.yybnet.net/

甘肃省累计报告HIV感染者主要传播途径比例

在第22个世界艾滋病日前夕,记者从省卫生厅、省疾控中心了解到,甘肃省遏制艾滋病的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艾滋病防治经费大幅提高;覆盖全省的艾滋病筛查监测网络初步形成;健康教育和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普遍展开;美沙酮替代维持治疗门诊接诊人数上升;多项国际、国内艾滋病防治项目正在实施……

省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科主任余爱玲说:“现在我们不再是孤军奋战,各级政府对防治艾滋病很支持,社会组织的参与热情也很高。”

2006年,省政府出台了《甘肃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将每年艾滋病经费210万元列入财政预算,并根据工作需要,2006年、2007年、2008年又各配套80万元,加上其他经费,至此,甘肃省每年的艾滋病防治经费达到2200多万元,各项工作蓬勃开展。

设立9个国家级监测哨点

1995年,甘肃省建立第一个国家级监测哨点(吸毒人群)。近年来监测哨点数量大量增加,覆盖的人群范围更为广泛,目前已建立了覆盖暗娼、MSM、吸毒人群、长卡司机、性病门诊就诊者的监测哨点37个,其国家级监测哨点9个,省级监测哨点28个。覆盖14个市州,22个县(市、区)。2008年监测各类人群45822人,发现HIV阳性者67例。

建立了以省CDC艾滋病确认实验室、14个市(州)CDC筛查中心实验室及86个县(市、区)CDC、中心血站筛查实验室为骨架的艾滋病初筛实验室检测网络,部分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专科医院也已建立,全省共计建立初筛实验室173个,承担全省艾滋病监测哨点、VCT、监管场所筛查、以及专项调查的检测工作。2008年共检测517570人次,276人进行确认,174例阳性。

VCT点对外公布24小时免费咨询电话

全省共建立艾滋病咨询室137个,覆盖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及部分综合医院,各VCT点对外公布24小时免费咨询电话,开展检测和咨询服务。2008年,共接待求询者58407人,检测55858人,检出HIV抗体阳性者71人。

2005甘肃省年开展针对公安司法监管场所人员筛查工作,2006年,此项工作转入常规,做到“逢进必检”,截至2008年底共筛查77203人,发现HIV感染者65人,检出率0.08%,其中2008年共筛查公安司法监场所人员15132,发现HIV感染者15人。

通过监测、检测和咨询工作,全省已经建立较完善的网络,为掌握疫情动态、后续防治策略调整提供了依据。

在FSW人群中推广安全套

积极开展暗娼人群FSW的行为干预。各级卫生部门在公安、工商等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对存在性服务的娱乐场所进行基线调查。通过建立以高风险人群干预队为骨干,以同伴教育员、性病门诊医生、妇科大夫等为补充的干预队伍,定期深入现场,开展以安全套推广使用为主要内容的“面对面”外展干预工作。到2008年12月,全省共有78个县(市、区)开展FSW人群的干预工作,县(区)覆盖率为88.64%;共干预性服务人群68702人次,月均干预人数4463人。

对MSM行为进行干预

男男性接触者(MSM)干预。甘肃省MSM干预工作起步较晚,起初对MSM不认可、不理解、不接受,没有发现MSM集中活动的场所,干预工作开展难度很大。从2006年开始,甘肃省开始对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MSM)进行干预,目前已在兰州、天水、白银、酒泉等城市的MSM活动场所建立了干预工作组,开展包括安全套推广、咨询与检测、同伴教育、性病诊疗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干预活动。2008-2009年,兰州市天水市实施的全国MSM综合干预试点调查结果显示,MSM人群在过去12个月中接受过艾滋病检测并知晓检测结果的比例为48.0%,艾滋病预防干预服务覆盖的比例为94.3%。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是指人们咨询后,在知情和保密的情况下,对是否作艾滋病病毒检测自愿作出选择的过程。凡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公民均可得到免费的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据介绍,甘肃省自2004年10月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目前全省各市州、县区疾控中心和部分综合医院都设立了免费自愿咨询检测室。

随着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在全省广泛推行,参与检测人数逐年快速增长,2008年全省共检测5.5万人,新发现感染者216例,较上年增加50%。

VCT成为发现艾滋病的主渠道

规范采供血艾滋病检测

卫生执法部门通过对临床用血,原料血浆的采集、供应连续开展清理整顿和执法检查工作,贯彻落实《关于非法采供血液和单采血浆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精神,依法惩处和关闭不合格采供机构和血液制品企业,打击“血头”、“血霸”,改造采供血机构,申请建立HIV筛查实验室14个(每市州1个),通过无偿献血宣传教育、实验室血液质量控制、保存稀有血型数据信息、建立和完善室间质评和室内质控体系以及加强采供血机构和临床医务人员培训,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逐步提高,临床用血安全得到保证。

相关新闻

流动人员成为高危人群

“艾滋病疫情预防难,控制更难。”省卫生厅疾控处副处长王春道颇有感触地说:“遏制艾滋病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全民参与。

11月15日,与艾滋病感染者打了多年交道的王春道,说起部分艾滋病病人不能很好履行法定义务时,神色凝重。他给记者讲述了一个亲历的故事:2006年榆中县女青年陶某被查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疾控部门的专家一再叮嘱她,今后要定期联系,监测病情发展;如果再婚,请真诚告诉对方实情;为了安全,最好不要生育孩子。

两年后,疾控中心的专家得到信息,陶某不仅隐瞒病情再度结婚,而且有了4个月的身孕。心存侥幸的陶某,固执地瞒着丈夫,想保住腹中的胎儿。专家对她多次劝说无效,只好尽力治疗。陶某怀着复杂的心情,每次独自从榆中偷偷赶到兰州检查、取药。然而,孕期8个月时,悲剧发生了,陶某突然早产,虽经医务人员全力抢救,依然母子双亡。

目前,甘肃省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绝大多数青壮年患者都外出打工,居住较为固定的只有很少一部分老人及孩子。在个人的悲观自闭和社会的各种歧视不能有效疏导时,他们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同卫生部门中断联系。当卫生部门的工作人员带着政府和社会的关爱急切地走向他们时,常常为难以谋面而犯愁。

“事实上,陶某的故事并非特例。”王春道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近年来流动复杂,病毒传播防不胜防,形势严峻。”

2008年5月,武威市公安局抓获一个犯罪团伙,8名嫌疑人来自云南,都自称患有艾滋病。经卫生部门检测确认,其中5人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这8名嫌疑人明知自身的病情可能传播扩散,但带着报复社会的犯罪心理,沿公路由滇入甘,走一路,偷一路,得手后上娱乐场所疯狂消费。

近几年,甘肃省外出务工人员大幅度增加,由于部分农民工缺乏艾滋病防治知识,在陌生环境中增大了感染艾滋病的几率。如秦安籍的两个农民在云南务工期间,各自结识当地女青年带回家乡准备结婚,经疾控部门检测,他们的意中人均为艾滋病感染者。甘谷县一农民在陕西务工期间收养一男孩,回到家乡后发病死亡,经确诊为艾滋病病人。永昌县一农民在广东务工期间感染艾滋病回到家乡,医治无效死亡。据统计,全省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中,农民占26.34%。因此,对农民工加强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刻不容缓。

新闻推荐

陇上文坛四君子四个首届全国青年业余文学创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的代表——四个农民作家诗人的文学人生

农民诗人任国一(左二)上世纪70年代初与李云鹏(右一)、何来(左一)等合影几个农民作家、诗人向新时期文学打开心扉,欣喜地拥抱,拥抱中学习,学习中进步,进步中困惑。各种...

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榆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全省每年投入2200万抗击艾滋多项国际、国内艾滋病防治项目在甘肃省陆续实施)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