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月20日,市农业委员会专门召开高原夏菜发展研讨会。来自农业大学的专家和农业主管部门负责人、“高原夏菜”经销商数百人参加了本次大会,并就兰州市蔬菜发展前景、农产品精深加工及产业链条延伸、蔬菜保鲜库建设等方面的主题进行了讨论。记者在本次会议上获悉,2009年,兰州市的“高原夏菜”种植面积达71.6万亩,产量186万吨,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的60多个农产品市场,成为全国夏季蔬菜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兰州也成为我国北菜南运、西菜东调的主要基地之一。
“高原夏菜”已经成为特色农业品牌
兰州“高原夏菜”是兰州市农业最具优势的主导产业,其销售收入占兰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蔬菜产业的发展,直接带动全市农民增收。
2008年、2009年,兰州市“高原夏菜”连续两年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南京、合肥、长沙、郑州、成都等外埠城市举行了近百次大型市场推介会。规范包装,宣传“高原夏菜”品牌。同时,疏通销售渠道,使得“高原夏菜”外埠销售量日益增大,知名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目前,兰州“高原夏菜”以产地冷凉、洁净,品质好、色泽优、营养丰富的优势融入了全国大市场,成为带有明显地理标志的特色农业品牌。
榆中蔬菜种植户收入创10年最高
高原夏菜的热销使农民收入提高。据了解,仅榆中一个县,2009年蔬菜种植面积就达到了26万亩,总产量达到6.2亿公斤。由于当年蔬菜收购价格较高,种植农户的收入达到了10年来的最高值,高原夏菜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与此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对兰州市高原夏菜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在榆中县蒋家营村,2007年,农民蒋得辉牵头组织本村8户农民注册成立了榆中顺源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经过两年的发展,目前,合作社员已发展到48户,带动农户600多户。
发展新特蔬菜,增加“高原夏菜”竞争力
兰州市农业委员会主任石镜如说,虽然兰州的“高原夏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蔬菜种植种类单一,主栽蔬菜面积过大。仅白菜花、大白菜、甘蓝、西芹四大类蔬菜的种植面积就占全市蔬菜总种植面积的45%左右,这几种蔬菜也是其他夏菜产区的主栽品种,在集中上市期容易造成市场饱和,销售压力和市场风险都较大。
“解决这个问题,发展新特蔬菜是规避市场风险的有效途径。这样做,有利于常规蔬菜与精细蔬菜的比例平衡。同时丰富“高原夏菜”种类,便于外销过程中多种蔬菜搭配,满足市场的多层次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石镜如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 3月2日,榆中县妇联召开第十三届三次执委(扩大)会议暨表彰大会,城关镇妇联等5个乡镇妇联荣获“全县妇联系统先进集体”,杨红等7名乡镇妇联干部获得“先进工作者”,金菊...
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榆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