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吃水要去村外挑井水或者是吃下雨后的涝坝水。现在方便了,不用出门就能吃到自来水。方便了,水也干净了,水费更便宜了,全靠党和政府想着咱老百姓啊!”今年79岁的榆中县小康营乡彭家营村的金福泉老人怎么也不会想到,在他有生之年能吃到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兰州市广大农村地区水质不达标,群众长期遭受疾病困扰,严重影响了全市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成为群众长期难以解决的实际困难。作为2009年年初兰州市政府承诺为民所办的实事之一,兰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取得重大进展。来自市水利局的消息表明:2009年年初,市水利局承办解决8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目标任务,工程涉及到兰州市三县五区,共解决11.5285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作为兰州市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最大受惠者之一的永登河桥、连城两镇,一直饱受苦咸水的折磨,长期以来,村民吃水要往返3公里到临近的大通河取水,冬拉夏挑。水质安全得不到保障不说,而且大大加重了饮用水的成本,据估算,往返一次从大通河取水每立方米约需12元。从2008年开始的永登河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经过两年建设,已建成水处理厂一座,加压泵站一座,调蓄水池3座,目前已全面运行,设计水处理量为每日1450吨。该工程解决了这两个乡镇3万余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据市水利局局长黄云飞介绍,按照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建成一批规模大、标准高的集中供水工程,实行集中连片整乡整村推进,建管并重,确保工程的长期良好运行。2009年,市水利局全力推进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加大水保生态环境治理、认真实施中央扩大内需投资项目,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特别是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11.5285万人,是历年来投资最大、受益人口最多的一年。榆中中部、永登河桥、皋兰山字墩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得到国家水利部、省市领导和受益县区群众的好评,为2012年全面解决全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闻推荐
村民们拉着挽帐为好书记送行本报讯 3月9日,因劳累过度而英年早逝的榆中县小康营乡洪亮营村支部书记洪玉线被安葬,众多村民在一片惋惜声中送别了他们心爱...
榆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