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榆中新闻 > 正文

中东部干旱严重 72万人饮水难

来源:兰州晚报 2010-03-24 20:17   https://www.yybnet.net/

榆中县干旱山区利用“双垄沟全膜覆盖沟播技术”种植玉米和马铃薯资料图片甘肃省中东部部分乡村出现严重水荒,环县一对农村夫妇从远处拉水回家。新华社图片

本报讯  昨日上午,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甘肃省中东部地区出现严重冬春干旱。截至3月15日,全省受旱面积1628.3万亩,有14.5万亩越冬作物出现了干枯死苗现象。据省农牧厅副厅长杨祁峰介绍,目前,甘肃省旱情的蔓延发展速度较快,全省有72万人、76万头大牲畜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饮水困难。

杨祁峰介绍说,为支持各地有效应对旱情,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省财政紧急筹措下达了2000万元抗旱春耕生产专项资金,用于解决重旱地区人畜饮水困难、灌溉设施的维修和小型提灌设备购置及受灾地区群众春播所需种子、化肥、农膜、柴油购置补贴。各地也积极筹措资金,引导农民群众投资投劳,全力开展生产自救,努力增加抗旱春耕生产投入。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各地已筹措抗旱春耕生产资金19亿元,占需求量的70%左右。

降水偏少

河道来水持续偏枯

去年入冬以来,甘肃省除平凉、庆阳两地降水相对较好外,河东大部分地方降水不足2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2-4成,气温偏高1-2度,土壤封冻墒情较差,局部地方干土层厚度达10-15厘米。由于降水偏少,导致河道来水持续偏枯,河东主要河流来水量与多年同期均值相比,大部分枯1-6成,最少的葫芦河枯9成。长江流域白龙江枯2成。人饮水窖蓄水补充不足,局部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人畜饮水困难。

白银、兰州、定西、临夏

旱情严重

全省中东部地区冬春干旱,给春耕备耕生产及群众生活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2月上旬,旱情最严重时,全省受旱面积达2060万亩。2月中旬和3月上中旬,全省大部分地方连续出现了以雨夹雪为主的降水过程,旱情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2月下旬全省气温异常偏高,土壤加速解冻,农田失墒加快,局部地方旱情有所加剧。目前,以白银、兰州、定西、临夏、陇南北部为重点的中部、南部部分地区旱情仍然比较严重,全省有143.6万亩春播地因旱情严重下种困难。

河西暴雪

近30万亩农作物受灾

3月上中旬,甘肃省大部分地方出现了强降温降雪天气,河西走廊出现中到大雪,玉门、肃北等地出现了60年不遇的暴雪,积雪厚度达1米左右。据农情统计,此次强降温降雪,共造成河西地区4.5万头羊只等牲畜冻死冻伤,近30万亩农作物受灾,8万亩已播的春小麦、孜然等作物板结无法出苗,3万多亩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受到大雪覆压和低温冻害,有365座温室被积雪压塌,200多座温室受损变形,20多万亩春小麦和孜然需推迟播期10天以上,将严重影响其生长成熟及产量。

新闻链接

桂林迎来“及时雨”

3月23日,游人在小雨中游览桂林两江四湖景区。当天,广西桂林市迎来一次小到中雨,给久旱的大地带来一丝湿润。但小雨难解旱情,灾情仍在持续。去年8月至今桂林各地降雨量持续偏少,全市受灾人口达37.6万人饮水困难人口13.3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39万公顷绝收面积1509.6公顷。新华社图片

西南五省区市1805万人因旱饮水困难

据新华社电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显示,截至3月23日,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9654万亩(占全国受旱面积的85%),作物受旱7097万亩(重旱2582万亩、干枯1355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557万亩;有1805万人(占全国受灾人口的79%)、1017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

■专家分析

年均受旱近1000万亩

干旱是甘肃省最主要气象灾害

——省气象局局长解读当前气象热点问题

气象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越来越受到公众的重视。而且甘肃省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生态环境的脆弱区,气象灾害种类繁多,损失严重,占自然灾害的88.5%,高出全国平均状况的18.5%。近年来,干旱已成为甘肃省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每年平均受旱面积近1000万亩。2010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世界气象组织——致力于人类安全和福祉的60年。”昨日,省气象局局长张书余就甘肃省气候的热点话题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记者 滕效宏 特约记者 倪永强 实习生 王艺涵

旱情:近半个多世纪 只有6年无旱

甘肃省具有气候干燥(年均降水量300毫米左右,不及全国的一半),气温温差大,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雨热同季,气候类型多样,气象灾害种类多、频率高、范围广等大陆性气候特征。其中河西降水稀少,年降水量42至200毫米,属干旱区,是依靠源于祁连山的内陆河灌溉的绿洲经济区。河东为雨养农业区,由于黄土层厚,地下水资源比较贫乏,可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自然降水,年降水量200至700毫米。

甘肃省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生态环境的脆弱区,气象灾害种类繁多,损失严重,占自然灾害的88.5%,高出全国平均状况的18.5%。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省平均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4-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每年气象灾害造成农业受灾面积1700万亩,占播种面积的32%,成灾面积1200万亩,占播种面积的23%。

在气象灾害中,干旱灾害占气象灾害受灾面积的56%,居首位。大风和冰雹造成的灾害占气象灾害受灾面积的17%,位居第二。洪涝、霜冻、病虫害和其他灾害各占6-9%。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天气气候异常,极端天气气候频繁出现,造成了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干旱是影响甘肃省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每年平均受旱面积近1000万亩,减产粮食5至10亿公斤。按出现时间划分有春旱、春末夏初旱、伏旱和秋旱。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甘肃省干旱化趋势明显,除1955年、1964年、1969年、1975年、1984年、1990年6年无旱外,其余年份均有干旱出现,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干旱频率加剧,对甘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此外,由于干旱连年发生,导致出现河道断流、天然水域面积缩小、水资源匮乏、生态和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对策:建预警评估系统 发展特色农业

干旱问题始终是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的着力点。多年来,气象部门开展了“甘肃干旱生态环境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及减灾技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农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等多项研究,在基础环节上探索气候变暖情况下发展旱作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的新路子。

甘肃省气象部门还连续举办了两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吸引”国内外视线,共同增强应对干旱气候变化的科技创新能力。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开发建立了西北干旱监测预警评估业务系统,对区域内干旱及其衍生灾害实现实时监测、诊断分析和预测预警,下发干旱监测预测的业务指导信息。

新闻推荐

一个月吃水花掉8400元

孩子们正在排队灌水抗旱救灾工作正在中国西南大地紧张进行。26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刘宁表示,今年的旱情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但目前更...

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榆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昨日被收回2010-04-02 08:49
评论:(中东部干旱严重 72万人饮水难)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